欢迎您访问深圳自考网!本站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http://eea.gd.gov.cn/)为准。 RSS地图 | 网站导航

深圳自考网LOGO

服务热线:400-8077-735

自考办电话 | 在线提问 | 公众号

《邓小平理论》精讲

编辑整理:深圳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8-05-23 05:45:34阅读数:

ass="unnamed1">

 

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战争与革命。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和平与发展。

3、邓小平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策和理论是建立在:对时代主题转换的正确判断。

4、建国后,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照搬了:苏联模式。

5、我们党从什么时候开始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56年苏共二十大召开和波匈事件的发生。

6、苏联模式是在战争与革命年代形成的—种社会主义模式,带有明显的:备战型或准战时型的特点。

7、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是:1987年党的十三大。

8、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命题是在:1982年的十二大。

9、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与入党章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

10、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后来又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具体时间是:1945年党的七大。

二、多项选择题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表明(AB)

A.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B.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

C.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和平与平等的大家庭

D.人类已经战胜了战争,消灭了战争

E.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平等发展的机会

2、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命题说明(CDE)

A.邓小平理论改造了马克思主义;  B.邓小平理论修正了马克思主义

C.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  D.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E.邓小平理论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3、邓小平理论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BCD)

A.邓小平理论没有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B.邓小平理论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发展和创新

C.邓小平理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发展和创新

D.邓小平理论用—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E.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机械的重复

4、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强调(ACD)

A.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B.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C.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D.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E.改革是补资本主义的课

5、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BDE)

A.坚持改革开放;  B.马克思列宁主义;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毛泽东思想;  E.邓小平理论

6、邓小平理论是(ABCDE)

A.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B.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中华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  D.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统一; 

E.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

7、学习邓小平理论要(BCD)

A.熟记邓小平的所有著作;  B.认真系统地研读邓小平的著作

C.把学习邓小平著作同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思想结合。

D.注意理论联系实际;E.用什么学什么

8、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原因主要是(ABCD)

A.错误路线造成的政治混乱;B.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C.没有及时地、成功地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

D.经济搞得不好,人民生活改善不大;E.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具有缺陷

三、简答题

 

1、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答:邓小平理论的产生,首先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都是在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特征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尽管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但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浪潮,使当今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范围的竞争,从过去的军事转向经济实力和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上。

总之,邓小平理论是根据中国国情,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要问题的时代背景和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历史条件下,在抓住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回应时代发展提出的挑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找准了改革的两个突破口,即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农村改革和兴办经济特区,从而使改革开放迅猛发展。

第二阶段,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的时期。十三大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

第三阶段,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的时期。十四大报告指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3、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答: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又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五大又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和宪法。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邓小平理论以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深刻分析,为党和国家重新走在时代潮流前面,为中华民族以更强大的力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规划了崭新的切合实际的宏伟蓝图,而成为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柱。

总之,正因为邓小平理论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统一,  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化”的,所以才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4、简述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飞跃及其意义。

答:中国革命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但在中国这样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因而只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理论成果,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总结,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实践证明,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5、简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关系。

答: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创立,都和理论创立者所处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特定的历史背景,就是战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由盛转衰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在胜利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又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基本上照搬了苏联模式。从这以后到“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在这十年中有正确也有错误。正确的是,早在1956年我们就发现了苏联模式的弊端和历史局限性,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这个探索中形成了一些正确和比较正确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成为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源泉。错误的是,在经济上急于求成、盲目求纯和以阶级斗争为纲,从而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文化大革命”充分暴露了“左”倾错误的危害和我们体制的弊端,从而促进邓小平认真总结教训,推动了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和形成。

所以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都为邓小平理论和形成提供了历史的准备。

6、简述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与历史局限性。

答:苏联模式是在战争与革命的年代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由于当时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存在战争威胁,苏联模式带有明显的备战型或准战时型特点。这种模式有过重要的历史作用:有利于动员资源的优势,保持了经济在一个时期内的高速增长,使苏联在短时间内从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变成欧洲一流的工业强国;在军事上,苏联在较短时间里就建立了强大的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计划经济的尝试,还推动了西方国家走向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

但是,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与备战相适应的发展战略和体制的积极作用开始弱化,粗放发展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体制的潜力也逐渐耗尽;新技术革命把苏联模式的企业缺乏活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缓慢的缺陷更加明显的暴露出来;新技术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从而进一步暴露了这个模式封闭半封闭的弊端。

这说明苏联模式是适用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主义模式,在一定时期曾起过重要作用,但其历史局限性也是明显的。

7、苏联模式有什么特点?

答:苏联模式是在战争与革命的年代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由于当时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中并存在着战争的威胁,苏联的发展模式带有明显的备战型或准战时型的特点。具体说,这种模式的发展战略的主要特点是:以高速度的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以重工业为固定的发展重点,以粗放发展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与此相适应,形成了所有制过分单一、政企不分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由于这些特点,决定了苏联模式只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作用。

8、当代青年为什么要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

答: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这既说明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也表明努力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代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和重大的历史责任。只有认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了邓小平理论,才能牢固地树立起只有邓小平理论才能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思想,自觉地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把自己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才能成为振兴中华的跨世纪人才。

学习邓小平理论,首先要认真地、系统地研读邓小平的著作,并同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以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结合起来。学习邓小平理论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习邓小平理论,还要求我们学习邓小平的革命风范和崇高品格、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四、论述题

1、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是什么?

答: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命题,指出了邓小平理论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说的是这一理论在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还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所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是与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

在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中,在坚持和捍卫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方面,邓小平作出的一个历史性贡献,就是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还表现在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无不源于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又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这就是说,邓小平理论没有从本本出发、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从中国国情出发,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发展和创新,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总之,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发展和创新。

2、试述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衰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起的内在关系。

答:苏联模式是在战争与革命的年代,在被资本主义包围的经济落后的资源大国,为了尽快地增加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而选择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这种模式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它有效地对付了战争与战争威胁,借助这种模式苏联为反法西斯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由于这种模式以高速的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苏联的经济曾经有过震惊世界的高速增长,使苏联由原来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变成国民生产总值在欧洲占第一位,世界占第二位的强国。但是,随着时代的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与对付战争和威胁相适应的发展战略和体制的积极作用开始弱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粗放发展的潜力逐步耗尽。新技术革命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从而进一步暴露了这个模式封闭半封闭的弊端和这种体制下企业缺乏活力和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缓慢的弊端,致使苏东国家从60年代开始,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到80年代未90年代初终于发生苏东剧变,从而宣告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终结。苏东剧变的直接原因是苏共领导人的错误路线造成的政治混乱,外部原因是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根本原因是苏东各国没有及时地、成功地对苏联模式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是在苏联模式衰败的历史条件下兴起的。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特别是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试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与邓小平理论诞生的关系。

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这是一个东方大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伟大的实践需要有伟大的理论,丰富生动的实践又为创造性的理论概括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源泉。邓小平理论就是在这样伟大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十二大,在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从十二大到十三大,在全国改革初步展开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和形成轮廓。

从十三大到十四大,在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受国内外复杂艰难情况的考验并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系统。

总的来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伟大实践。

4、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答: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命题,指出了邓小平理论的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在当代中国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邓小平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5、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中心问题,第一次系统地科学地回答了在中国这种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87年中共十二大从12个方面概括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观点,1992年的十四大从9个方面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概括,形成了一个科学体系。

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邓小平作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依靠力量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第一章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对“实事求是”首先作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是:毛泽东。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同:党内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的。

4、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

5、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6、“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生产力标准。

7、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8、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或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依据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

9、正式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是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

10、“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表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的事情。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把“实事求是”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是在(ABCD)

A.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B.在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C.在反对把苏联经验绝对化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D.在反对把共产党国际的指示神圣化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E.在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运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在民主革命时期,教条主义曾经在党内盛行一时,党内教条主义的突出表现是(BCDE)。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B.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

C.唯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指示是从;  D.不从实际出发;

E.不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3、邓小平批判“两个凡是”,提出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两个凡是”是指(BC)

A.凡是正确的都要坚持;B.凡是毛主席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C.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D.凡是党中央的决定,都要坚决照办;E.凡是存在的都是正确的

4、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指(AE)

A.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B.1982年的十二大报告;  C.1987年十三大报告

D.1992年的十四大报告;  E.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5、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ABCDE)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B.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

C.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实事求是;  D.解放思想不能离开实事求是;

E.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6、“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指(CDE)。

A.是否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B.是否有利于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C.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D.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E.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7、“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体现了(BD)。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从实际基础出发和从人民利益出发的统一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E.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统一

8、“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AE)。

A.是在毛泽东同志的《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的

B.是在毛泽东同志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出的

C.是在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中提出的

D.是在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中提出的

E.说的是一切要经过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

三、简答题

1、简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涵及其关系。

答:我们所说的“解放思想”指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实事求是”的“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指的是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想象或书本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从中找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引出正确的结论。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说,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为了达到新的实事求是。如果解放思想离开了实事求是的轨道,就有可能出现“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不等于随心所欲,而必须与实事求是相联系。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成为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为什么说“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

答:“两个凡是”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党全国人民在进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中遇到的严重障碍。所谓“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两个凡是”的实质是要继续维护毛泽东的晚年错误,完全违背了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是个科学体系,必须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把握,不能抓住一两句话断章取义,任意加以割裂和歪曲。

真理是不能穷尽的,毛泽东思想也需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如果我们只把过去的一些文件、指示逐字逐句照抄,那就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更谈不到正确解决任何问题。

所以,从表面上看,“两个凡是”拥护毛泽东思想,实际上不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3、邓小平在领导真理标准讨论中提出了哪些重要思想?

答:1978年在全党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推动了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大解放。在讨论中,邓小平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

首先,邓小平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其次,邓小平尖锐地指出真理标准争论的实质就在于是不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因为对理论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这样问题还要引起争论,根本问题是违反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的思想,违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实际上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反映。

第三,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真理标准讨论的重大意义。这场讨论重新恢复和发展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而思想路线是确定政治路线的基础,正确的政治路线的贯彻实行,关键在于思想路线,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而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所以说,这场讨论意义重大,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4、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宣言书”指的是什么?为什么称其为“宣言书”?

答: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极其重要的讲话,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是开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宣言书,也是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之所以称其为“宣言书”,是因为它们是在关键时刻,即重新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时期和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受到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作出的,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定和进一步贯彻实行有着重要意义。

5、简述“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答:“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败的三条根本标准,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重点突出了“有利于”,突出了过去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价值问题。从实际出发,用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这是真理标准问题;从人民利益出发,一切以有利于人民的利益为标准,这是价值标准问题。“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利益出发的统一,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这样的事,马克思列宁的本本上找不出来;每个国家的基础不同、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左邻右舍不同,还有其他许多不同。别人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不能照搬;离开自己国家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是在这种结合的过程中产生了邓小平理论。所以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2、如何正确理解“三个有利于”是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

答:早在改革之初,邓小平就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生产力标准也得到了不断的深化和发展。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败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不仅包括了生产力标准,而且把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是邓小平反复思考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得出的重要结论。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中,最基本的是生产力标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如果说,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主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那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回答的是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并非要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问姓“资”姓“社”,而是反对离开这三条标准去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从而在改革开放中迈不开步子。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就决不可以把那些既可为“资”服务又可为“社”服务的东西,或者根本就姓“社”的东西,错误地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排斥。一切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或者说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一切违背“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决不是社会主义目前所需要和允许的。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立场,对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3、试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定及其意义。

答:“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号召全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重新确立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刚刚开始拨乱反正,遇到了“两个凡是”的严重障碍。所谓“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按“两个凡是”办,就无法正确区分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完全违背了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支持和领导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坚定地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真理标准讨论重新恢复和发展了我们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因为全面改革要求我们重新审视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使我们的思想从那些被实践证明为不合乎中国实际,不合乎时代进步、不合乎经济发展规律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改革开放过程中,先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创办经济特区、引进外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可以说,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定,就没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及一系列成果,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邓小平是怎样分析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

答: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这个方针,创造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979年3月,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概念。邓小平在分析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时强调,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现在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之一。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也就是说,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既是一个大国又是一个穷国的特点出发,完全按照别的国家的现代化模式来建设中国是不可能的。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直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1982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正式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邓小平说,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的事情。“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第二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指的是: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5、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物质生产力。

6、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7、解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发展生产力。

8、解放国内和国际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

9、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10、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再三强调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为了(AB)。

A.  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适应时代和历史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

B.  正确处理改革和建设的关系;

C.  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E.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ACE)。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E.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ABCD)

A.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  B.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

C.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D.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4、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存在下去都需要发展生产力,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的方式和目的却不相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具有的特点是(ACDE)。

A.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的;  B.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

C.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E.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存在的两大问题,这两大问题的关系是(CDE)。

A.和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千方百计维护世界和平;  B.既统一又矛盾

C.和平是发展的条件;D.发展是实现和平的根本出路;E.发展问题或者说经济问题是核心

6、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所以是发展生产力,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ABCD)。

A.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

B.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D.  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E.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我们长期以来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

答: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也在于对这个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第一、多年来,在我们的社会主义观念中严重存在着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教条化的倾向,而对于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来变化了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第二,我们曾经把苏联模式神圣化,照抄照搬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及其相应的社会主义观念。我们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了很多问题,但一直没有解决好。也就是说,如何认识和突破苏联模式,建设切合当代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我们长期以来没有搞清楚。第三,正是由于我们长期把苏联模式当作唯一的或唯一正确的社会主义模式,从而把这个模式的发展战略和体制的种种弊端也当作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附加在社会主义上。要认清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首先需要去掉在社会主义理解上的种种附加,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

2、为什么邓小平反复强调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问题?

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首要的理论问题。邓小平之所以反复强调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问题,第一,是为了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明确提出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老祖宗不能丢,而且我们也没有丢。第二,根据历史经验,要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解决两个实际情况的发展,说出一些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能够回答新情况下出现的新问题的新话。也就是说,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继承坚持的同时,必须适应历史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使之成为解决新情况下出现的新问题的科学指南。第三,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坚持同发展创新相结合的基础是实践,是一切从国情出发,在实际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答:邓小平在改革的实践中,在深入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上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这一重大命题所作出的总结性理论概括。

4、简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实现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

答: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但要达到这一目标有赖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因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只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消除了产生两极分化的根源,但是要彻底消灭剥削现象,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使生产力得到高度发展,这就是说,人们只能在生产力所决定的和允许的范围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如果生产力得不到迅速发展,那么无论用什么办法进行分配,都无法实现共同富裕。同时,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又是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条件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但是我们只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发展经济。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如果我们不坚持社会主义,搞两极分化,生产力既得不解放,也得不到发展。所以说,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的目标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是互为条件的。

5、为什么说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答:就目前来说,中国要解决的问题千头万绪,对外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对内要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尽快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还要实现国家统一。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关键都要靠自己发展起来。首先,中国要推行独之自主的和平外交,力争在国际事务中有自己发言权,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是不行的。其次,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人民就不会拥护我们,社会主义的根基就会动摇。最后,中国还有个台湾问题要解决,大陆在制度上优于台湾,如果经济发展程度超过台湾,实现统一就有了现实的可能,归根到底,要实现国家统一,首先还是要我们把自己的事情搞好。所以说,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6、为什么说“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

答:邓小平明确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也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因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而且,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时代的特征,讲社会主义的本质尤其要突出生产力的首要基础地位。我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大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面临着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加速发展生产力、摆脱贫困落后、实现现代化,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显得尤为紧迫。因此,讲社会主义必须突出讲生产力。

四、论述题

 

1、试述邓小平是怎样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

答: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才能消灭贫穷、走向富强、消灭落后、走向现代化,而中国坚持的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当代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此,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搞清楚”,是邓小平理论中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时,多次讲到我们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早在1980年,邓小平就提到这个问题。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以后,邓小平更加鲜明地、频繁地、突出地提出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他说,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现在我们搞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但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是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为了搞清楚这两个问题,邓小平总结了过去我们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没有“完全搞清楚”的问题:(1)在我们的社会主义观念中严重存在着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教条化的倾向。没有搞清楚在新的时代、新的条件下,应该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2)我们曾经把苏联模式神圣化,照抄照搬苏联模式及其相应的社会主义观念。我们没有完全搞清楚,如何认识和突破苏联模式,如何建设切合当代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有哪些显著特点?

答: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1)在目标层次上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在改革的实践中检验原有的认识,不是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的原则,而是把社会主义要达到的实际目标放在首位来谈论社会主义。在谈到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时,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和目标角度,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在谈到什么是社会主义时,邓小平从社会主义的目标层次上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五句话即是五个目标,具体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目标,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生产力方面的目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人民利益方面的目标,或者说是价值目标。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体现在这两方面目标的实现上。

(2)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过去我们脱离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现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则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即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这既是对过去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为进一步改革开放开辟道路。根据我国国情和时代的特征,讲社会主义的本质尤其需要突出生产力的首要基础地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面临着新技术革命挑战,讲社会主义不能不突出生产力基础地位。

(3)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也就是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做到。在所有制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在分配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基本条件。发展生产力的目标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是互为条件的。(4)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在谈到社会主义本质时,没有把它限定在僵死的定义中,而是用了五个动词:“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在动态中生动地描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3、为什么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答: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概括,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他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在邓小平提出这个论断之前,人们还从来没有在社会主义特征之上提出一个社会主义本质来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范畴,邓小平在高于社会主义特征的层次上,在目的和目标的层次上,突出生产力目标和人民利益目标,来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本质论断,把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第一,它坚持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如果不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就不可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也不可能真正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第二,它为完善、发展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和实现程度,归根到底只能根据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实际要求,根据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进程来确定。第三,突破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这对于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推进改革,指导改革沿着合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方向发展,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答: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为:(1)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的推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社会主义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推进,以至于共产主义的实现,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不断发展生产力,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这样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诚然,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发展生产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又有其特殊性,社会主义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上来解决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逐步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先进和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迅速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既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只有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巩固。(4)当前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从根本上说,只有靠不断发展生产力来解决。为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生产力。

5、怎样理解“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科学命题?

答:“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重要命题贯穿在邓小平全部理论之中。第一,发展是硬道理是一个带时代性和国际性的命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在这两大问题中,和平是发展的条件,而发展是实现和平的根本出路。邓小平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联系起来,指出第三世界国家中人口最多的中国,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中国加快发展起来,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大贡献。第二,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只有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才能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人民才能从内心里拥护社会主义、相信社会主义。第三,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靠自己的发展。中国要解决的问题千头万绪,但都离不开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尽快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离不开发展;解决国内各种问题,保持稳定局面,做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发展;实现祖国统一,离不开发展。归根到底,发展才是硬道理。第四,要善于把握时机解决发展问题,经济发展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现在世界发生大转折,就是个机遇,要抓住机会,加快发展。不抓住机会,时间一晃就过去了。

第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2、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是: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5、我国改革的性质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8、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0、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二、多项选择题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ABCD)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坚持改革开放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E.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ABC)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B.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B.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防;

E.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3、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ABC)

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稳定是前提;D.发展是手段;E.改革是目的

4、中共十三大的主要贡献是(AB)

A.  全面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  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E.制订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示方针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ABCD)

A.生产力总体水平落后;B.商品经济不发达;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完善

D.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健全、不成熟;

E.消灭剥削、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极分化

6、改革是(ABC)

A.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革;E.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改良

7、党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和主要内容是(ACD)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  E.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BCD)

A.  它反映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B.它反映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C.它决定于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条件

D.它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E.它的战略目标是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实现小康

9、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五次提出党的总路线或基本路线,其中属于正确的部分是(ABE)

A.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 

B.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E.  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 

E.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0、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ABCD)

A.  社会主义的本质;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C.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需要

D.我国的现实状况;E.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

三、简答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含两层意义:(1)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第一层含义指明现阶段社会的性质,第二层含义指明现阶段社会的发展程度。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于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从50年代中期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到现在,经过四十多年努力,特别是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进步。然而总的说来,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没有超出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五大报告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具体概括为九个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1)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2)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3)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4)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5)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6)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7)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8)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9)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上述九个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转变过程。

4、如何理解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化是由我国的历史和现实状况决定的。首先,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而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生产力,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其次,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在高于资本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全面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样的历史进程,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再次,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的现代化,不可能是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19世纪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现代化,也远远高于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化的标准,而是以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成果为起点,去提高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快的发展速度,付出更大的代价,花费更长的时间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可见,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必然要经过一个不可逾越的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认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时朝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基本的国情,最大的实际。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从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偏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下的某种错误观点出发。我们讲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只有首先搞清楚了这个基本问题才能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确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确认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等等。为什么必须实行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在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主观思想必须符合这个客观实际,否则,我们在实践中就会误入迷途,导致失败。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克服超越发展阶段的“左”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抵制摒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右的错误主张的锐利武器。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的有机统一,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又要长期坚持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反对教条式地照搬社会主义成熟阶段的模式。任何超越初级阶段实际的认识和做法都是错误的、有害的。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涵是什么?

答: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完整表述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简要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7、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以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最初动力,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才能逐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的中心工作。由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也就获得了正确的解决。

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我们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因为:第一,党的基本路线或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是党制定多项具体方针政策的依据,是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政治基础。因此,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是没有出路的。第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是二十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基本经验的总结。二十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

四、论述题

1、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因为: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是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需要,只有搞好经济建设,才能逐步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从而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2、为什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答: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他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因为:

第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规定了我国走什么道路、实行什么样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由谁来领导和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等一系列最根本最重大的原则问题,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关系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命运。

第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它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作用主要表现在:(1)保证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保证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3)保证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

第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一条根本经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在这个根本原则问题上有丝毫动摇。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就会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重演旧中国那种四分五裂、备受凌辱的历史。

3、怎样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相互关系?

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互相贯通、互相依存的。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历来坚持的根本原则,但是,如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新的时代内容相结合,还是坚持那种不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的政策,那就无法正确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相结合的产物。我们所讲的改革开放是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改革开放,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而我们要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是同现阶段新的时代内容相联系的。所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  我们的改革开放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的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二十多年来我们的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4、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答:改革所以是一场新的革命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目的和功能上看,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虽然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但是作为它的实现形式的是具体体制,如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成为严重阻碍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必须对它进行根朱性改革。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第二,从广度工看,改革是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制的全面改革。改革旧的经济体制,用适应现阶段生产力要求的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是改革的最基本内容。但是,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必然要受到旧的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的制约和影响,这就要求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相应地进行其他体制的配套改革,制别是政治体制改革。因此,我们目前所进行的改革是全局性、整体性的,表明它的革命性质。

第三,从深度上看,改革不是原有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它的根本变革。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严重不适应,已经不是个别“环节”、“方面”的问题,而是全局性、整体性的,  因此对它进行细枝末节的修补已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进行根本性改变,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它。从社会制度的角度来讲,这种取代是一种量的变化,没有发生根本质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但从具体体制的角度来讲,这种取代是一种质变,是一种革命性变革,实质工是一场革命。当然,这种革命不是传统意义工的革命,不是改革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在党的领导下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进行革命性变革。

5、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答:改革所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革命,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一种非对抗性的矛盾,因而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如果把改革看作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那是完全错误的。

6、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和第二次革命的相互关系?

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次革命的关系是:把改革称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第一次革命”而言的。“第一次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革。第二次革命是指改革 (开放也是改革)。第一次革命是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二次革命是把一个贫穷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它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丝毫不低于“第一次革命”。因此,把改革称之为革命并将其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相提并论,是一点也不为过的,但由于两次革命是两种不同意义上的革命,它们之间又有着质的区别。

首先,对象不同。第一次革命是对旧的社会制度的革命,是革“三大敌人”的命,消灭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剥削制度。第二次革命是对旧的体制的革命,是革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适应或严重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的体制的命,是改革旧的社会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它方面的体制,因而它不是社会制度的革命。

其次,性质不同。第一次革命是要解决中国人民与封建主义、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它们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一种对抗性矛盾。第二次革命所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但作为基本制度的实现形式的具体体制却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它们的矛盾是一种非对抗性矛盾。从性质上讲,第一次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再次,方法不同。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这是马克思主义必须严格遵循的一条原则。  第一次革命所要解决的是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之间的对抗性矛盾,必须采取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斗争方法。第二次革命所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具体体制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一种非对抗性的矛盾,因而它不需要采用群众性大规模阶级斗争的形式,而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自觉进行。

第四章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2、决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按照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到下个世纪中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4、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人民利益。

6、处在我国经济工作首位的是:农业。

7、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地区经济梯次推进。

8、速度、比例、效益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三个重要因素,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效益。

9、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是指:运用市场机制管理。

10、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多项选择题

 

1、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是(BDE)

  A.保持高速度增长;B.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C.不断扩大生产规模

D.尽可能减少劳动消耗;E.产品应符合社会需要

2、邓小平提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是(BCD)

A.工业;B.农业;C.能源和交通;D.教育和科学;E.第三产业

3、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要实施:(AC)

A.科教兴国战略;B.稳步发展战略;C.可持续发展战略;D.三步走战略;E.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战略

4、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ABCDE)

A.加强农业基础地位;B.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

C.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调整加上工业,振兴支柱产业

D.把发展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结合起来;E.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的发展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ABE)

A.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B.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C.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D.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  E.实行集约型经济增长

6、地区经济布局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是(ABC)

A.统筹规划、合理分工;  B.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C.利益兼顾、共同发展

D.发挥优势、自成体系;  E.相互照顾、均衡发展

7、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包括(CDE)

A.战略准备;  B.战略条件;  C.战略目标;  D.战略重点;  E.战略步骤

8、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到2010年(ABCD)

A.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B.人口控制在14亿以内

C.人民的生活更加宽裕;  D.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E.接近或赶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9、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发展同(ACE)

A.人口的关系;B.市场的关系;C.资源的关系;D.速度的关系;E.生态环境的关系

10、当前我国要振兴的支柱产业有(ABCD)

A.机械、电子;B.石油化工;C.汽车制造;D.建筑业;E.加工业

11、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DE)

A.企业从国有国营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B.农业从家庭承包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C.政府从直接管理经济向间接管理经济转变

D.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E.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形转变

12、现代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是(ABC)

A.科学;B.技术;C.管理;D.工具;E.人力资本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

答: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根据对社会经济发展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的较长时间内社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及实现的根本途径。它涉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问题。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主要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重点有三个: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战略步骤是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三步走”发展战略有什么特点?

答:“三步走”发展战略主要有三个特点:

(1)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目标不是片面强调经济增长的单向度的发展目标,而是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的目标模式。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实现的总体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中,“富强”指经济现代化,即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民主”指政治现代化,指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目标。“文化”指文化现代化,也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不仅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而且是社会主义本质逐步实现的目标。这一战略既规划了生产力方面的目标,又规划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每一步都有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即“温饱型”、“小康型”、“比较富裕型”。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3)既坚持实事求是,又具有雄心壮志。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纠正了过去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错误,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调整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首先,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调整到下个世纪中叶。其次,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含义确定为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为此,党的十三大把十二大提出的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的“高度”去掉,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后,“三步走”战略目标的每一步,都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当然,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雄心壮志,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只用一百年的时间要走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常要用二百年走完的历程,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优化产业结构的必要性和方向是什么?

答: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和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对比关系和结合状况。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以及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建立起最佳的结合状态。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充分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滞后,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还不协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是:大力发展第一产业,特别是农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加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4、为什么说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

答: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政策,主要解决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问题。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就必须要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和给农民主动权。因此,发展农业,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必须要长期稳定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实施科教兴农。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是科学解决问题。因此,要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实行农科教结合,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5、振兴支柱产业有什么意义?

答:优化产业结构,要以重点带动全面。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当前要振兴的支柱产业是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这些产业一般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并有大批产前和产后的关联产业。振兴支柱产业可以为国民经济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可以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可以带动一大批关联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如何振兴支柱产业呢?主要是确定目标、择优扶持、集中突破、注重提高,加强自主开放能力,形成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6、乡镇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答: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产值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已成为农村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乡镇企业的发展,对繁荣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起着巨大作用。同时,乡镇企业今后在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和开拓国内外市场方面蕴藏着巨大的潜力。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路是积极扶持、合理规划、分类指导、依法管理。

7、当前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及主要措施是什么?

答: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个大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现象。我国是一个地广人多,但人均资源占有并不丰富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各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经济基础、历史文化背景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带: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中部经济次发达地区,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我国的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又主要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及边疆地区。所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①只有发挥各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质技术条件,加速地区经济的发展,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②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互相补充和协作,发挥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势。③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使全国各族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④对于保持社会安定、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引导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同时,要积极推进地区间的横向联合、协作,实行优势互补,逐步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地发展。

8、什么是经济规律?邓小平关于经济工作要按经济规律办事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答: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或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和一切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但是不能制造和消灭经济规律。邓小平论述的关于经济工作要按经济规律办事的深刻思想主要有:①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建设要从实际出发,既要积极努力,又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客观实际的可能性。②勇于探索,在实践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因此,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同时又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③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各种比例关系。④鼓实劲,不鼓虚劲。鼓实劲,就是实事求是、真抓实干、讲究实效;鼓虚劲,就是脱离实际、好大喜功、搞形式主义、说大话、说空话,甚至弄虚作假。⑤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培养能按经济规律办事的人。

9、如何正确处理速度、比例和效益的关系?

答:速度、比例、效益是国民经济中的三个重要因素。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速度、效益与比例的协调统一,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比例协调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新路子。首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速度是前提,只有经济发展了,财富增多了,比例协调才有意义,才能取得经济效益。其次,比例协调是实现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比例协调,意味着按照社会需要合理地分配社会劳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后,提高经济效益是经济发展的中心。没有效益的速度不但不会给人民带来任何好处,而且会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所以,当速度、比例、效益三者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经济效益,必须始终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中心。

10、为什么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答: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指在生产要素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即通过扩大生产场地、添加机器设备、增多劳动力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实质是以速度和数量的增长为中心。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增加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等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的实质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要性和意义在于:①可以节省资金和资源的消耗,缓解我国经济发展同资金、资源不足的矛盾。②可以提高消费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加消费品的品种,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要。③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④可以促进科技进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11、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教育的战略方针是什么?

答: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足: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要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的发展,要放眼世界、着眼于未来。我国教育的战略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基本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使全民受教育的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发展;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能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12、简述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生产力的各要素,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紧密相联。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民族振兴,从根本上说都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人才。而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育的发展。经济发展要依靠科技教育,科技教育必须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农业是根本?如何振兴农村经济?

答: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这决定了农业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农业放在首位。因为: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中国农业要保证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农产品是重要的出口商品;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农业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为发展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等。其次,现实生活中,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本世纪末能否达到小康水平和社会稳定。因为,生活水平达到小康,很重要的是这80%的人口能不能达到,中国稳定不稳定,也看这80%稳定不稳定。最后,我国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已成为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如果得不到加强,它将很难支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因而,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的基础,并最终决定着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是能否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

如何发展农业?邓小平强调指出要靠政策和科学。政策,主要解决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因此,振兴农村经济必须长期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理顺工农产品的价格,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是科学解决问题。因此要实施科教兴农,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和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振兴农村经济,还必须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如何理解邓小平提出的地区发展战略?

答: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各个大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现象,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差异极大,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更为突出。正确认识和处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一个关系全国经济协调发展和全国各族人民切身利益的大问题。

邓小平根据我国各地区的特点和条件,在1978年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地区经济梯次推进的战略构想。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不平衡──平衡──新的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邓小平的这一战略构想,正是运用这一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基础较好,交通和地理环境也优越,应该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先发展起来。邓小平认为,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可以带动其他地区。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在1988年,邓小平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那时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邓小平设想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以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

3、试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及主要措施。

答:科教兴国是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科学分析和总结近代,特别是当代世界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经验,并充分地估计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所提出的战略。科教兴国是指坚持教育为立国之本,科技是强国之路。把教育和科学技术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从当前国际竞争看,主要是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竞争。由此看来,我国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是十分必要的。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①加快科技进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首先,要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其次,要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最后,从国家长远需要出发,制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②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要发展科学技术,有赖于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要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的发展,要放眼世界、着眼于未来。③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盛衰、民族强弱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战略问题。

4、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答: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从历史的观点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在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传统的发展模式严重地制约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背景下产生的,是人们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和创新。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过建国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中国仍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还非常薄弱的国家,实行可持续发展对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即①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②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③加强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5、试析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及抓住机遇的重要性。

答:邓小平认为,对于中国来说,大发展的机遇并不多。因此,他强调机会难得。改革开放以来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都对我们的发展十分有利。首先,从国际条件来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东西方冷战格局的结束,世界进一步向多极化发展,西方国家的矛盾也在上升,使我们的对外关系获得了更大的回旋空间,有可能争取更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同时,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结构不断调整,为我们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其次,从国内条件看,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加快经济发展奠定了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改革开放为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体制条件;我国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社会保障;邓小平理论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鉴于以上的有利条件,我们要抓住机遇,机会难得,不抓,就会丢掉。

发展的机遇是客观存在的,谁抓住机遇谁就能走在别人前面,谁错失机遇就落后。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必须有较快的发展速度。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邓小平总结了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发现各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波浪式前进的,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并且认为这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所以,邓小平指出,经济快速发展,“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当然,在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讲究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为此,邓小平提出经济发展要有“适宜的速度”。

总的说来,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期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

6、试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答:邓小平从1975年重申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到1988年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的一个飞跃。这一命题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巨大变革推动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①这一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学说的重大发展。②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对当代世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崭新概括。③这一命题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包含丰富的内涵,具体地说有这样一些内容:①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②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的推动作用。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入生产,使现代物质生产力成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在这个复杂的体系中,科学技术自身不但直接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他诸多因素,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力量。③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④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一、单项选择题

 

1、决定所有制结构的是: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3、公有制经济既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国有经济。

5、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6、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普遍采用的经营体制是:家庭承包经营,双层经营。

7、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多项选择题

1、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C)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集体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D.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必须占50%以上

E.在全国所有的地区和产业中,公有资产都必须占优势

2、我国的公有制经济有多种实现形式,可以采用(ABCDE)

A.合作制;B.股份制;C.股份合作制;D.承包制;E.租赁制

3、我国目前的混合所有制经济采取的形式主要有(ABCE)

A.股份制企业;B.中外合资企业;C.跨所有制组成的企业及企业集团;

D.个人业主制企业;E.中外合作企业

4、股份制作为所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它(BCDE)

A.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唯一选择;  B.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C.有利于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  D.有利于企业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机制

E.可以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5、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ABCE)

A.产权明晰;  B.权责明确;  C.政企分开;  D.决策民主;  E.管理科学

6、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ABCD)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港澳台投资经济;  D.外资经济;  E.中外合资经济

7、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经历的三个的阶段中,推行的主要改革措施是(CDE)

A.第一阶段,采取承包经营责任制;  B.第二阶段,实行放权让利

C.第三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第一阶段,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

E.第二阶段,两步利改税

8、为搞活国有企业,应当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ABDE)

A.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抓大放小,进行战略性改组; 

B.  明晰产权,实行私有化;D.把改革、改组和改造与加强管理相结合起来; 

E.推进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的配套改革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答: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和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首先,公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同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其次,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第三,公有制经济的生产资料不再是剥削手段,而是用来不断发展生产、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条件;第四,公有制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拥有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力量,是国家经济建设的主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第五,公有制经济占主体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的切实保证。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才能防止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否定和取消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实际上就是否定和取消社会主义。

2、如何正确理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答:(1)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2)以上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3)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3、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有什么样的关系?

答: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体系,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的经济关系;(2)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这些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3)同一所有制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一种具体实现形式可以容纳不同的所有制经济;(4)一种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如何,直接影响到这种所有制所容纳的生产力能否或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发挥出来。

4、如何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十五大对公有制经济含义的规定有何意义?

答:党的十五大确定了公有制的含义,明确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十五大对公有制含义的确定,打破了公有制经济只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传统观念,拓展了公有制经济的范围,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对我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5、什么是评价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标准?

答:(1)评价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能抽象地以公有化的程度为标准,而是要看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促进的程度,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2)各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在它们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范围内,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6、什么是国有经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

答: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指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在现阶段,由于全民所有制的生产资料由国家代表全体人们所有,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所以被称为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1)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 (2)掌握社会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大生产,代表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物质基础; (3)是国家依靠经济手段引导其他所有制经济,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的物质条件。

7、如何正确理解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答:(1)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2)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3)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有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4)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由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增强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的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8、什么是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答: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集体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可以体现共同致富原则; (2)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发展生产,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并创造就业机会;(3)可以繁荣市场、稳定物价;(4)可以扩大商品的出口;(5)可以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9、如何正确认识集体经济的性质及其形式的多样性?

答: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它是劳动群众根据自愿互利原则组织起来的,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集体组织的范围内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方面的平等,劳动者之间建立了平等互助的合作关系。集体所有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可以而且也应该多样化:(1)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生产力容量很大的灵活的经济形式,它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模式;(2)在不同经济地区、不同市场类别、不同经济条件下,公有化的程度、分配方式以及合作的内容和方式,可以有所不同。

10、如何正确认识股份制的性质?

答:(1)股份制是所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2)股份制虽然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但它并不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可以用股份制,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股份制;(3)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要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4)由社会主义国家和集体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

11、发展股份制经济有何作用?

答:发展股份制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有利于扩大公有经济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2)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有利于企业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机制,从而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3)有利于解决企业发展中的资本不足问题;(4)有利于建立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

12、如何正确理解股份合作制的性质?

答:(1)股份合作制是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2)股份合作制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它一方面保持了联合劳动的互助合作性质,另一方面允许职工持股,实现了资本的联合,劳动者除了按劳取得报酬外,还按投入的资本额取得相应的收益; (3)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共同劳动、共担风险、共享利益,使劳动者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结为一体,从而充分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13、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它有哪些特征?

答: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它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制。现代企业制度有这样几个基本特征:(1)产权明晰,即明确界定了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和企业法人财产权;(2)权责明确,即所有者(出资者)  同企业经营者各自有明确的权利和责任;(3)政企分开,即政府和企业的职责分开; (4)管理科学,即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

14、如何理解“抓大放小”?

答:(1)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出发,应当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抓好大的,放活小的;(2)抓大就是抓好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体现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采取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扶优扶强,提高它们的素质和竞争能力;(3)放小就是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使国有小企业能灵活地适应市场;(4)抓大不是收权,放小也不是撒手不管,不论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要加快改革的步伐。

15、邓小平提出的关于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是什么?

答: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要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16、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1)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并巩固其主体地位,是确保我国社会性质的要求;(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还不能囊括一切领域,因此,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并使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客观必然性。

17、如何认识个体经济的性质和地位?

答:(1)个体经济,是指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并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一种小私有制经济;(2)个体经济一般与分散的生产力相适应,但也可以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在我国目前生产力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应当在广泛的领域内特别是在那些适宜于分散经营的行业中大力发展个体经济,即使将来我国的生产力有了相当的发展,仍需要利用个体经济来弥补社会化大生产的不足,个体经济仍将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3)个体经济存在于几个社会形态中,作为一种非主要的经济关系,依附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受到公有制经济的影响和制约,从属于公有制经济。

18、如何认识私营经济的性质和地位?

答:(1)私营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私营经济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私营经济是私人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依靠雇佣劳动进行生产经营,私营企业主凭借其所占有和支配的生产资料占有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另一方面,私营经济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公有制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并要在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除此之外,私营企业的雇工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他们的基础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利是受国家有关法律保护的。

19、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有什么作用?

答:(1)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点,生产了大量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产品,在满足人民需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它们增加了社会资本,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税金;(3)它们吸纳了大量人员就业,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4)它们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5)它们促进了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0、如何认识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的性质和地位?

答:(1)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开办的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合作企业中的外商和港澳台投资者的投资部分; (2)除个别情况外,外商和港澳台投资者的资本是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它们所获得的利润,实质上是剩余价值,因而它们开办或投资的企业具有资本主义成分;(3)外商和港澳台投资者开办或投资的企业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和调节下进行生产和经营的,同社会主义经济有密切的关系,它们都要遵守我国的法律,接受我国政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因此,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国家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

21、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有什么作用?

答:(1)弥补了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增强了市场竞争,促进了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2)扩大了商品出口,提高了出口创汇能力;(3)丰富了商品品种,活跃了市场,对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起了积极的作用;(4)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强了就业人数;(5)引进外资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从总体上看,利远大于弊。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答: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没有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不处于主体地位,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会脱离当代中国的国情、脱离初级阶段的实际,从而不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评价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能抽象地以公有化的程度为标准,而是要看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促进的程度,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各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在它们所能容纳的生产力范围内,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4)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表明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片面追求建立单一的公有制结构,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我国对所有制结构进行了调整,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试述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答:在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条件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1)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由我国生产力状况决定的。经过五十年的艰苦努力,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生产力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同时在工业、农业和其他生产领域都有先进与落后并存、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生产力发展的这种状况客观上要求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2)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缓解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各种矛盾的需要。资金短缺和巨大的就业压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所面临的两大难题,单靠国家和各级政府无法满足庞大的建设资金的需求,也无法安置大量富余的劳动力。与此同时,国内存在着大量的民间资金,国外也有丰富的找不到理想的投资场所的资本。从这种实际情况出发,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可以充分利用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种资金,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

(3)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不仅需要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而且还要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我国许多新的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实体是在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它们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通过市场实现的,并且它们有内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它们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市场经济的竞争程度,促进了各种所有制经济效率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

3、试述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答:(1)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依法规范的企业制度,它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制,它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出资者所有权和企业法人所有权的分离,有利于政企分开、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有利于培养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

(2)分类指导,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出发,“抓大放小”,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抓大”就是抓好一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体现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扶优扶强,提高它们的素质和竞争能力;“放小”就是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使国有小企业能灵活地适应市场。

(3)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探索和发展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4)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要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积极推动国有资产的流动和重组,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把改革和技术改造结合起来,加快国有企业的技术进步,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企业的技术改造,形成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机制;切实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努力探索符合市场规律和我国国情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5)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并实施再就业工程。为加快国有企业的改组和调整,要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对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要实施破产;富余人员分流,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但这会给一部分职工带来暂时的困难,党和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关心和安排好下岗职工的生活,拓宽就业门路,推进再就业工程。

(6)推进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的配套改革。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城镇住房公积金,加快住房制度改革,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试述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答:(1)必须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家庭承包经营,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使农民获得了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的生产力。这种经营方式,不仅适应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也适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应当长期稳定这种经营形式。稳定双层经营体制,关键是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要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

(2)要从农村经济现状和发展要求出发,继续完善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在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采取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适应生产和市场需要,发展跨地区的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继续深化农村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的改革。

5、如何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答: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采取鼓励、支持和引导的政策,使之健康发展。

(1)贯彻实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要把国有企业的布局调整与促进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结合起来,提高经济运行的整体效益。鼓励不同所有制经济共同投资、融合发展,国有经济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挥控制力和影响力,带动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逐步扩大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范围。加强和规范税收优惠政策,清理不合理的收费,拓宽对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强和完善对它们的金融服务。平等保护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的合法利益和财产。

(2)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引导。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到有关的产业政策。首先,重点产业引导。制定“鼓励、允许、限制、禁止”非公有制经济经营范围;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的技术进步,鼓励它们进行规模经营;鼓励它们为国有大中型企业从事零部件等的分包生产和服务;鼓励这些企业通过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形式促进资本社会化。其次,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购买、租赁、承包、参股等形式参与国有经济改革。同时引导它们在企业体制、企业管理方面进行自我改造,增强技术开发能力,走向现代企业制度;引导非公有制经济进行资产重组。第三,建设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面向非公有制经济的技术培训、管理培训和企业诊断,提高其技术开发、市场营销和资本运营能力。

(3)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督。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督管理,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完善有关管理法规,使管理有法可依,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营行为。加快管理体制改革,改进管理方法,逐步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加强管理力度,坚决制止不正当行为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发挥各种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机制,建立党团组织,加强群众组织的监督作用。

第六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针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性。

2、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以及市场活动最基本的主体是:企业。

3、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

4、在我国经济中,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是:市场。

5、现代企业制度一般采用:公司制。

6、宏观调控最基本的目标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7、市场机制中的核心机制是:价格机制。

8、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政企职能分开。

二、多项选择题

 

1、计划机制的特点是(BD)

A.微观性  B.宏观性  C.自发性  D.事前性  E.事后性

2、市场机制的特点是(AE)

A.微观性  B.宏观性  C.自发性  D.事前性  E.事后性

3、“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这个论断说明(ABDE)

A.  市场经济只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

B.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C.社会主义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资本主义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

C.  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E.计划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ACDE)

A.政府一般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具体事务; 

B.计划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发挥辅助性调节作用

D.  市场调节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相结合;

D.市场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

E.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

5、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有(ABCD)

  A.经济关系市场化;  B.企业行为自主化;  C.宏观调控间接化;

  D.经营管理法制化;  E.保障制度个人化

6、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特征是(ABCDE)

  A.自负盈亏;  B.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C.自主经营

  D.直接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E.依法纳税

7、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具有(ABCDE)

A.统一性 ;B.开放性;C.竞争性 ;D.公开性;E.有序性

8、以下属于市场失灵现象的有(ACD)

A.垄断的形成和对产业的控制;B.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失误;

C.公共产品的生产;D.收入差距过分悬殊;E.地方保护主义

三、简答题

 

1、资源配置方式有哪几种类型?

答: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主要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方式。计划经济是通过中央计划直接调节资源配置的经济组织方式;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调节资源配置的经济组织形式。

2、什么是计划机制?它有什么特点和优缺点?

答:计划机制是指计划指标、经济杠杆和经济政策等计划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它具有自觉性、事前性和宏观性等特点。计划机制的优点是:(1)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重点建设;(2)进行经济预测,制定经济发展战略;(3)在宏观上统筹规划经济总量、重大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4)可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5)可以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并使之协调发展。计划机制的缺点是:(1)难以对微观经济活动和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发挥作用;(2)容易损害经济主体的利益,造成动力不足和效率低下;(3)容易脱离实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3、什么是市场机制?它有什么特点和优缺点?

答:市场机制是指市场运行中的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市场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调节功能。它具有自发性、灵活性、事后性和微观性等特点。市场机制的优点是: (1)能够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2)能给企业以动力和压力,实现优胜汰劣,促进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3)能够对各种经济信号作出灵敏反映,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市场机制的缺点是:(1)对经济总量、重大的经济结构和生态环境等的调节无能为力;(2)容易产生盲目性和自发波动;(3)会引起两极分化。

4、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是什么?如何看待它的历史作用?

答: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在50年代形成的,这种体制的特点是:(1)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2)权利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当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经济结构较为简单的情况下,对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经济作用。这主要表现在:(1)通过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较快发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2)抑制了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3)实现了较为公平的分配,使广大劳动人民迅速摆脱了贫困状态。随着社会主义初期任务的完成,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就逐渐显现出来,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5、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1)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2)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的作用;(3)分配中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现象;(4)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由于这些弊端,结果在原有体制下,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和职工都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的程度上失去活力。

6、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这一科学论断有什么理论和实践意义?

答:(1)明确界定了市场经济的属性,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手段,而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基本标志;(2)解除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3)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极大地推动经济改革,推动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7、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有什么特征?

答: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的特征主要有:(1)企业直接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2)企业是一种营利性机构,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直接目的是追求利润;(3)企业必须进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4)企业拥有经营自主权;(5)企业必须纳税。

8、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具有什么样的功能?

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具有两方面的功能:(1)经济功能。首先,企业作为生产力的直接组织者和承担者,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不断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次,企业也为技术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市场竞争促使企业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再次,企业通过生产实践和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技术素质,培养专门化的技术人才,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社会职能。这方面主要包括满足人们群众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创造就业机会,为国家提供财富,推动其他社会和公共事业的发展等。

9、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有什么特征?

答: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统一性,即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使商品交换在全国范围内按统一规则来进行;(2)开放性,即市场要对外开放,也要对内开放,要把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连接起来;(3)竞争性,即市场要成为保护企业竞争的场所;(4)有序性,即市场体系运行的规范化和秩序化等。

10、为什么要进行价格改革?价格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答:价格改革的原因主要在于:(1)在原有经济体制下价格是扭曲的,许多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既不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2)价格的扭曲,导致了生产经营者行为的扭曲,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产业结构的恶化。

传统体制下价格体系的不合理,归根到底,与高度集中的僵化的价格管理体制密切相关,与由政府计划定价的价格形成机制紧密联系在一起。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必须对原有的价格管理体制及其相联系的价格形成机制进行根本改革,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

11、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1)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2)保持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实现充分就业;(3)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计划,促进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 (4)采取各种措施,既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又防止经济过热,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5)实现公平的收入分配,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2、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主要有哪些?

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主要有:(1)经济计划,是指由国家统一制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它是国家从宏观上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的基本依据;(2)经济手段,指国家通过调节经济变量来影响微观经济行为,并使之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一切政策措施的总和。经济手段是通过具体的经济政策来实施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价格政策和汇率政策等;(3)法律手段,指政府运用经济法律规范调整经济的统称;(4)必要的行政手段,指通过国家机关实施的,以行政方式来调控经济运行的方法,行政手段包括行政命令、行政制度、行政规章和条例。

13、财政政策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运用财政政策来调节宏观经济?

答:(1)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国家预算和税收等财政手段,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部分,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税收,财政支出主要是指政府的预算拨款。

(2)财政政策就其不同的作用方向来说,可以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以降低财政收入、扩大财政支出为特点,目的在于刺激需求的增加;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为特点,目的在于抑制需求的增加。在经济停滞或衰退时期,由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企业开工不足、工人失业增加、经济发展缓慢,这时政府一般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相反,在经济过热时期,由于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因此,通货膨胀率上升,经济增长超过国力所能承受的限度,这时,政府往往要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14、货币政策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运用货币政策来调节宏观经济?

答:(1)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2)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两类。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量为特点,目的在于刺激需求的增加。紧缩性货币政策以抽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为特点,目的在于抑制需求的增加。政府可以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分别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在经济衰退期间,一般要通过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在经济过热时,要通过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抽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来抑制需求的过快增长。

四、论述题

 

1、试论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

答:(1)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利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2)原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经济结构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初期任务的完成,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联系日益复杂,这种经济体制的弊端就逐渐显露出来。

(3)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的作用;分配中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现象;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由于存在这些弊端,所以在原有体制下,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企业和职工都缺乏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4)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的经济体制,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2、为什么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其原因在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社会主义生产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社会分工得到了深入广泛的发展,同时,社会主义并没有消除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局面仍然存在。所以,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而且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方面发挥作用,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目前,世界经济正朝着国际化、集团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都已经不再可能游离于世界经济体系之外来求得自身的发展,世界经济通行的是市场经济,我们要与国际经济接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就必须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要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否则,就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和资金去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而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政企不分,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的原有经济体制。建立起能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注重结构优化以及规模经济效益和科技进步效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的一个根本性原因就是由于我们进行了市场取向改革,逐渐引入了市场机制。事实证明,凡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的活力就比较强,经济增长就较快,经济效益就比较高,人民生活改善的幅度就比较大,社会发展态势就比较好。

3、邓小平对市场经济都做过哪些论述?

答:(1)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有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2)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十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邓小平对这个决定评价很高,他认为这是写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初稿。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邓小平进一步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

(3)1991年,邓小平指出,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他又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就市场经济所作的这些论述,为打破传统观念、解除思想束缚、推进经济改革及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各类不同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市场运行中发挥主导作用。

(2)在分配制度工,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缓解社会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上,由于存在着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国家对市场的调控具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牢固的政治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对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可以较资本主义国家强得多,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

5、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主要环节是: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进一步转化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的紧密结合和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3)转化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6、试述完善市场体系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

答: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有效配置资源的条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

首先,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实现市场机制功能的前提。市场经济对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而市场体系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场所和存在的基础,所以市场经济客观上要求有完善的市场体系与之相适应。

其次,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只有具备完善的市场体系。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才能面向市场,从市场获得生产条件和销售条件,并根据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和经营,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也会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

第三,完善的市场体系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纽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间接调控,政府主要通过市场来影响企业的行为。市场一方面要将政府宏观调控的意图传递给企业,另一方面又要向政府传递微观经济活动的信息。企业对政府宏观调控的意图是否会灵敏的反映,政府从市场所获得的微观经济信息是否真实,主要取决于市场体系的健全程度。

7、试述培育和发展我国市场体系的途径。

答: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我国当前各类市场发育程度参差不齐,有些要素市场严重滞后,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市场运行的法规制度建设滞后,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等实际情况出发,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培育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是参与市场活动的当事者,市场主体的发育情况决定着市场的发育情况,而要培育市场主体,必须转变政府的职能,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步伐,促进多种所有制企业的发展,同时也要促使个人以市场主体的身份从事市场活动。

其次,培育要素市场。这方面主要包括发展和规范金融市场,培育劳动力市场,发展房地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另外还要积极培育产权市场,形成产权流动机制。

第三,健全价格机制。通过对原有价格管理体制及其相联系的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形成机制。

第四,发展市场中介机构。主要是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仲裁、认证、评估和行业协会和商会等。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规范这些机构的中介活动,真正发挥其服务、沟通、公证和监督作用,以促进市场正常有序地发展。

第五,建立市场秩序规则,加强市场管理。要加快建立使市场基木经济关系、市场主体行为和市场交易秩序规范化的法律法规,逐步形成统一、科学和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法规体系。同时,还要强化工商行政管理和其他执法监督机构的执法监督职能,并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群众的监督作用,以此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

8、试论健全和加强宏观调控的客观必然性。

答: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从经济运行的全局出发,按预定目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法规等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调节、控制的活动。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宁,健全和加强宏观调控的必然性主要体现在:

首先,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按比例地分配社会劳动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社会分工越细,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分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之间彼此联系和相互制约的程度就越大,就越要求在社会范围内按比例地分配社会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客观上要求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以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避免和减少由于生产盲目的无政府状态而带来的损失。

其次,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虽然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但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市场也有弱点和不足,也有失灵的时候。市场调节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它解决不了诸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这样的总量问题,不能有效地协调微观利益和宏观利益,不可能自发地消除垄断,不可能实现社会公平。市场经济存在的这些缺陷只有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加以矫正和解决。

第三,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1)宏观调控是公有制经济的客观要求。公有制占主体,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属于广大劳动人民,它的经济活动应该服从于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这就要求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生产,并引导公有制经济的活动在总体上符合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2)宏观调控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走出一条较为自觉的快速发展道路,而这要求国家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作用,要求国家通过长远规划和产业政策来集中生产、组织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建设、扶持主导产业、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3)宏观调控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然后通过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这比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要求更高,我们只有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才能做到这一点。

第四,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加强宏观调控有其特殊的必要性。因为在旧体制向新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市场体系还不完善,市场调节机制还不健全,市场运行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还不具备,这些情况会加剧社会各个方面的矛盾和经济的波动,使国民经济运行出现混乱。所以,要通过宏观调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创造条件。

9、怎样实现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

答:(1)宏观经济的调控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宏观经济调控,即国家运用行政手段直接协调和控制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二是间接宏观经济调控,即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影响和引导企业的经济行为,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依靠国家对企业直接控制来实现的。这就使企业成了政府机构的附属物,从而极大地扼杀了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这种宏观调控方式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严重背离,必须进行改革。

(2)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宏观经济的调控方式必须实现三个转变:首先,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政府主要采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大体符合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目标,从而在管好宏观经济的同时,又能搞活经济,使企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得到进一步调动和发挥。其次,由进行微观管理转变为主要进行宏观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企必须分开,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政府必须放权给企业,政府要把微观管理的职能转向宏观调控,着力于确定各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发展战略、调节社会总量的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为国民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三,从搞项目审批、分钱分物转变为主要利用经济手段搞好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统筹规划、制定政策、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进行监督。

10、怎样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要发挥国有资产所有者、社会行政管理者和宏观经济调控者三种职能。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但传统体制的影响依然存在,转变政府职能仍然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任务。

(1)实现政企分开,即政府和企业的职责分开,政府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者和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者等职能,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权。这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

(2)分离政府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进行国有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殖状况进行监督,制定和执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法律法规。

(3)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以适应政企分开和政府国有资产所有权与宏观经济调控权分离的需要。要逐步把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调整建设成为职能统一、具有权威的宏观调控部门;将专业经济管理部门逐步改组为不具有政府职能的经济实体,或改为国家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单位和自律性行业管理组织。同时,按市场经济要求精简机构,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是:占主体地位的分配形式。

2、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是:共同富裕。

3、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将: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旧的社会分工和劳动还是谋生手段。

5、党的十五大在分配方式上第一次肯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

6、邓小平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先富起来的思想是:一个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政策。

7、社会保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8、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目标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二、多项选择题

 

1、按劳分配的含义包括(ABCE)

  A.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  B.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C.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D.劳动者应该获得他所创造的一切劳动成果

  E.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

2、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在于(ABDE)

  A.社会主义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B.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还没有达到充分发达的程度

  C.按劳分配是最公平的一种分配制度;  D.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旧的社会分工

  E.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的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3、以下属于按劳分配的有(AC)

  A.国有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劳动报酬;  B.国有股份制企业里劳动者个人通过投资入股获得的报酬

  C.乡镇企业劳动者获得的劳动报酬;  D.个体户通过自己的合法劳动获得劳动报酬

  E.科技工作者凭借其知识产权获得的报酬

4、生产要素分配包括(ABCDE)

  A.资产收益;  B.资本收入;  C.信息收入;  D.科技收入;  E.房地产收入

5、我国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是(ABDE)

  A.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C.由于生产要素创造价值;

  D.发展生产要素市场的需要;  E.有利于充分合理利用各种生产要素

6、规范收入分配,缩小个人收入差距的主要措施有(ABCDE)

  A.保护合法收入;  B.取缔非法收入;  C.整顿不合理收入

  D.调节过高收入;E.保证低收入者的最低生活需要

7、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包含(ABDE)

A.社会保险;B.社会救济;C.商业保险;D.社会福利;E.社会优抚

8、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ACDE)

A.社会稳定功能;B.共同富裕功能;C.市场运行保障功能;D.劳动力再生产功能;E.经济调节功能

三、简答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按劳分配方式主要有哪些?

答:(1)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主要是指个体劳动者和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入。(2)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主要是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得到的工资收入。这种收入实质上是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商品获得的价值和价格。(3)资产收益。主要指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经营者获得的资产收益,如通过直接或间接融资方式向资金需要者提供资金,取得红利、股息、利息或分享收益,劳动者购买债券、股票和在银行存款取得的利息收入。(4)社会成员提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包括凭借知识产权、技术转让或入股、信息等方式获得的收入。(5)按资本分配得到的利润收入。主要是指我国私营企业主和外资及港台澳投资企业中的企业主按资本获得的利润收入。(6)国有企业的承包者和租赁者通过按经营成果分配获得的收入,一些社会成员通过国家按社会公平原则进行福利性分配而得到的一些收入,以及风险收入等。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生产要素分配?

答:(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按劳分配之外,还存在着按劳动力价值、按资产收益、以及按资本分配等多种分配形式。这些分配形式大多数可以归结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要素所有者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应当取得相应的收入。

(2)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以及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将越来越重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要求。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要通过市场来配置,一切生产要素的使用都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进行有偿使用。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法性,是为了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益。因为只有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合法性,允许生产要素所有者可以通过要素直接或间接的投入,获得一定的收入,才能鼓励生产要素有效、合理的流动,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3、如何正确理解“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答:(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根本原则,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既有客观必然性,也会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2)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带动人们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至少有这样几个作用:第一,示范作用。一部分人由于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生活先好起来,必然会产生极大的示范作用,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最终使全体人们都走向富裕。第二,帮助作用。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不但通过向国家交纳各种税金,通过国家财政这个中心环节支持和帮助落后地区的人们走上致富之路,通过其他各种途径和措施帮助左邻右舍和相对落后地区的人们,带动他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先富帮后富,走向共同富裕。第三,带动作用。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可以为落后地区和还没有走上致富道路的人们提供经济发展的空间、机会和手段,比如先富起来的地区可以大量吸纳落后地区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所得劳务资金、所掌握的技术和管理知识以及所受到的市场观念的冲击,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和捷径。

4、邓小平的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实际上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含义?

答:(1)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从理论上和政策上否定把平均主义和社会主义混同起来的错误观念和政策;(2)先富起来的手段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不能用非法手段谋取暴利。 (3)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先富要帮助带动后富,不搞两极分化。

5、如何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答:(1)从宏观角度看,效率表现为资源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有效配置;从微观角度看,效率表现为各经济主体生产经营效能的充分发挥。就与效率的关系而言,公平可以理解为平等,主要指机会的平等和收入的平等。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承认差别,合理拉开个人收入的差距,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体现的是效率优先。效率优先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物质条件。

(3)强调效率优先,不是不讲社会公平。效率和公平始终是社会主义追求的共同的基本目标。公平问题解决得不好,不仅影响社会稳定,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效率的提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兼顾公平首先是力求起点平等的公平,为个人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给人们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其次是通过政府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利用税收杠杆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收入差距,使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改善,以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平等。

6、什么是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有什么样的功能?

答: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安全制度。作为一种体系或制度,社会保障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方面的内容组成。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主要有:(1)社会稳定功能。社会保障通过调节社会成员的收入差别,保证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从而缓解社会矛盾,避免社会的震荡。(2)市场运行的保障功能。如果没有社会保障,市场竞争中的消极后果会使社会问题增多,从而不利于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对企业来说,如果由社会承担员工的社会福利和生活保障,就能使企业按市场要求进行生产经营,包括进行员工的调整,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主体。(3)劳动力再生产功能。社会保障为劳动力的再生产提供了物质保障。它通过对劳动者收入的保障和医疗保险,使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得到恢复和再生产;通过对失业和生活困难者提供生活保障,保护这部分劳动力,为其再就业创造条件;通过对劳动家属后代的保障,为培养新一代劳动力提供物质保证。(4)经济调节功能。社会保障作为政府和社会支出的一部分,能起到一定的经济调节作用。当经济增长时,劳动者收入增加,失业减少,社会保障支出减少,有利于减轻需求压力,抑制经济过热;反之,当经济不景气时,社会保障支出增加,会刺激社会有效需求,带动经济增长。

7、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答:(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总的目标是建立起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以及社会互助、社区服务和个人储蓄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2)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形成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城镇全部职工的失,业救济与再就业相结合的失业保险制度,社会统筹医疗基金与个个医疗帐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城市最低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事业和社区服务。(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在保障内容和标准方面不强求一律,要发展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

四、论述题

 

1、试述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答:按劳分配是指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在个人消费品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

(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平等,在公有制内部人们不能凭借公有的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从而使消费品能够按照有利于劳动者的、方式分配。

(2)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着可供分配的社会产品的数量,制约着分配的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发展,不会像原始社会那样实行平均分配,但也没有达到共产主义那样高的程度,产品尚未极大丰富,消费品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还不能实行按需分配,只有实行按劳分配。

(3)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旧的社会分上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同时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这些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承认劳动的差别,把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

(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

(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实现形式,必然产生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分配收入。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管理)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相应的收入。此外,市场经济中还需要有风险收入、以及通过社会保障获得的收入等等。

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经营方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现的特点?

答:马克思当时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社会统一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条件下实行的。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公有制还有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实现形式,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以,我们实行的按劳分配原则,同马克思的设想有很多不同。这主要表现在: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主体,但不是社会唯一的分配原则。它只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原则,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也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

(2)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还不可能在全社会的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现阶段的公有制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存在着各自的经济利益。因此,按劳分配还不可能在全社会的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只能先根据各个企业提供给社会的有效的联合劳动量,在各企业之间进行分配。然后再由各个企业根据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则对劳动者进行分配。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劳动贡献,而且还取决于所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

(3)按劳分配还不能以每个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而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马克思设想在商品货币关系消亡的情况下,劳动者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按劳分配直接以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个人劳动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劳动者只能通过各自所在的企业向社会提供劳动,每个企业的集体劳动也只是局部劳动,其社会劳动的性质只能通过商品的市场交换才能得到实现和转化。

(4)按劳分配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马克思当时设想的按劳分配,是通过劳动券实现的。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只能借助于商品货币关系才能实现,劳动者先以货币工资形式取得劳动报酬,再用货币工资到商品市场上购买个人消费品。这样,按劳分配的最终实现还要受商品价格和商品供应量的影响。

总之,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主体形式的按劳分配,它的实现是同所有制关系以及市场经济规律密切联系的,它作用的范围、实现形式和实现程度不但受公有制成熟程度的制约,也受市场机制和市场规律的制约。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既是根据国情而作出的一种现实选择,也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1)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按劳分配原则以劳动为唯一尺度,在劳动面前人人平等,它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但它承认不平等的个人天赋,默认不平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由于劳动者的体力、智力不同,勤奋程度不同,因而劳动贡献有大有小,每个家庭得到的劳动报酬有多有少,即使所得劳动报酬相同,也会因为家庭负担不同而出现富裕程度的差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实现特点还会进一步扩大这种差别。

(2)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必然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同社会成员之间除了存在着由按劳分配产生的收入差别以外,还存在着由其他分配方式所产生的收入上的更大的差别。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势必发挥作用,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无情法则。这种结果反映在个人收入分配上就是收入差距和生活富裕程度的不同。

(4)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不平衡总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实现共同富裕,也不可能同步同等程度地富裕起来,同样有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此外,城市和农村、不同经济发展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和不同产业之间的发展差别,也会导致人们之间的收入不同。

5、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答:虽然经过建国50年来的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改革的深化,所以必须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具体讲,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在于:

(1)这是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在旧体制下,我国曾经盲目地追求在城市建立和发展全民所有制经济形式,忽视甚至排斥其他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与此相适应,社会保障主要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实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明确,过去那种依据所有制形式把劳动者划分为三六九等的社会保障制度,客观上已经成为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严重阻碍。因此,建立一种新型的、使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劳动者都能合理享受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所有制结构变革的迫切要求和重要的配套措施。

(2)这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国有经济的需要。我国的社会保障资金,在统收统支的体制下,采取实报实销、冲减上缴利润的方式,实际上完全由国家财政承担。目前国家与企业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企业成了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社会保障费用已改为由企业盈利中支付,这样社会保障实际上成了企业保障,这一方面使国有企业负担越来越重,另一方面造成新老企业负担不均,不利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因此,只有通过改变社会保障的筹资方式,变企业保障为真正的社会保障,才有利于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高就业为基础的,并且只保就业,不保失业,在这样的体制下,由于劳动力合理流动的渠道被阻断;劳动力供求结构的矛盾不能及时通过劳动力流动的方式得到解决,造成企业中劳动力缺冗并存的状况;同时,亏损企业不能被淘汰,国家不仅要承受巨大的财政补贴负担,而且也不利于企业的优化和企业行为的市场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的配置要通过市场来进行,同时,在生产竞争中,由于优胜劣汰,必然会出现失业现象。这就要求建立失业保险;实施再就业工程和城镇最低生活费保障制度。否则,新的劳动用工制度和企业破产制度就很难实行。

(4)这是减轻国家和企业的负担,缓解建设资金不足,调整消费结构的需要。在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国家和企业负担全部社会保障资金,个人不缴纳任何社会保险费用。这同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人口多、底子薄的国情是不相适应的。随着我国社会向老龄化发展,完全要由国家和国有企业来负担社会保障资金的做法,不仅会使国家和企业不堪重负,而且也难以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因而必须改革原有的社会保障的筹资办法,社会保障费用改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面共同承担。这样不但可以减轻国家和企业负担,还可以调整消费结构,增大居民消费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险的支出。

(5)这是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需要。我国农村原有的社会保障主要采取以“人民公社”制度为依托的“集体保障”制度。随着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普遍实行,原有的集体保障功能趋于瓦解,家庭小型化又使家庭保障功能弱化。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又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土地从事其他产业。因此,建立以养老保险为主的农村保障体系,不仅能够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打破农民养儿防老的观念,减少计划生育的阻力,提高农民素质,同时对调节国家与农民的关系,缩小城乡差别,巩固工农联盟,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6)通过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调整由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导致的收入差距,从而缓解由于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所引起的社会矛盾,弱化改革风险,减轻社会震荡。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答:(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占主体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它反映在政治上,必然要求人民群众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力。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不是外在于社会主义的东西。

(2)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有自身的现代化在内的庞大系统工程,其中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富强、民主和文明,包含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这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那种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仅仅当作经济建设的看法是片面的,完整意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当是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协调推进,以实现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现代化为目标。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和支持。只有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正确地集中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使各项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利益、意志和要求;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保证所创造的成果真正属于人民;才能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2、为什么说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答:我国社会主义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的,现在还处在它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首先,我国还没有根本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更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当前我国生产力不发达,人民生活也不富裕,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还比较低,文盲、半文盲占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因此,在我国,要创造使民主得以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条件,不经过长期的努力是办不到的。

其次,封建意识残余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长期存在。旧中国留给我们太多的封建专制的影响,建国后,我们对肃清思想政治方面的封建残余影响的重要性又估计不足,时至今日这些封建思想仍在毒害人们的头脑。此外,还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这一切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严重障碍,但要完全清除它们,却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

第三,认清在我国具体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要有一个过程。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客观发展过程的认识,对于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形式、制度、措施、办法的选择,对于民主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观察和处理,都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有依靠反复实践、勇敢探索和长期经验的积累。

3、试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答:(1)从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和专政的对象来看,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不仅存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而且存在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联盟,这几个阶级都享有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这是人民民主专政的一个突出特点。进入社会主义以后,过去的民族资产阶级已不复存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作为人民的一员参加国家政权。同时,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被专政的对象只是极少数敌对分子。

(2)从党派之间的关系来看,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3)从概念的表述来看,人民民主专政符合我国国情,有它突出的优点。与无产阶级专政的提法相比,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更全面、更明确地揭示出人民民主和人民专政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4、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答:所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决定的。

首先,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然在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曾经存在过隔阂、纷争,甚至出现过暂时的割据和分裂现象,但各民族友好相处和统一的时间长于割据的时间,尤其是到了近代,中国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谊。因此,建立统一的国家,是中国各民族的共同要求。

第二,中国各民族的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错的,早已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因此,经济生活往来密切,适宜实行统一国家内的民族区域自治,特别是经济的发展要求各民族接近和统一。

第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需要各民族互相帮助、共同繁荣。中国汉族人口虽多,但居住面积只占全国的45%至50%,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十分广阔,居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0%强。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汉族和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所在地区拥有的资源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汉族人口众多,文化技术先进,而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因此,各民族只有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才能共同繁荣和进步。

5、为什么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答:(1)我国政治体制本身存在着弊端。我国原有的政治体制是过去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加强国力和国家的统一,都起过重大作用。但是,这个体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主要表现为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以及形形色色的特权等。这种种弊端不利于发展民主,不利于健全法制,不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利于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这些弊端的产生,有思想上和作风上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具体政治体制上的原因。因此,要克服这些弊端,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2)政治体制改革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我国原有政治体制中的一些具体制度是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而建立和形成的,存在着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权力、决策高度集中,机构臃肿等现象。实践证明,这必然造成官僚主义,引起诸如高高在上、滥用权力、人浮于事、贪污腐败等方面的问题。所有这些都严重妨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妨碍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因此,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现代化的实现。

(3)政治体制改革,也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中一直比较注意实行集体领导、实行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生活比较正常。可惜这些好的传统后来没得到很好的坚持和发扬,甚至遭到破坏,这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得以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与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制度方面的问题的关系更大。如果不坚决改革现行制度中的弊端,过去出现过的一些严重问题今后就有可能重新出现。因此,需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这样才能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保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6、为什么必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答:第一,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是代表和体现人民的意志与利益的,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项法律,把党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实现党的主张、国家法律与人民意志的统一,这样就把党对国家的领导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了。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方式的重大发展,也是党更加成熟的表现。

第二,实行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如果不上升为制度和法律,并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性,人民的民主权利就没有保障。实行依法治国,保障人民民主,既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又有利于保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有秩序地进行。

第三,实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中的一切活动都需要法律的规范、引导、制约和保障。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也需要按国与国之间约定的法则和国际惯例办事。实行依法治国,就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

第四,实行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第五,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要保持一个稳定的局面,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必须保证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正确有效地处理好各种人民内部矛盾,有力打击和控制各种破坏和犯罪活动。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最靠得住的办法就是实行依法治国。

第八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3、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归根到底是因为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政治上的集中体现。

5、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

7、我国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8、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9、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是: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

二、多项选择题

1、民主政治是:(ADE)

A.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和支持;B.资本主义的虚假的东西

C.指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E.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建立的原则是(ABE)

A.一切权利属于人民;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D.直接选举;  E.民主集中制

3、我国的多党合作制是(BE)

A.多党制;B.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合作

C.在现阶段暂时性的合作;D.一党制;  E.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含(ABCD)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E.共产党一党执政制

5、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它们的(ABDE)

A.领导力量一样;  B.阶级基础一样;  C.实现形式一样

D.本质内容一样;  E.承担的历史任务一样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AB)

A.最高权力机关;B.最高立法机关;C.最高司法机关;D.最高监察机关;E.最高行政机关

7、中国政治协商会议是(CDE)

A.民主党派的联合组织;B.国家的权力机关;C.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

E.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8、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ABCDE)

A.发展民主;B.加强法制;C.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

D.完善民主监督制度;E.维护安定团结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民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答:(1)民主首先而且主要是指一种国家制度,因此,民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是手段。(2)民主是无产阶级在一定阶段上所要争取的目标,无产阶级革命就是争取无产阶级民主的过程,其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民主的国家制度;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民主与文明富强一起,应当而且必须是我们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民主又是目的。

2、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答:(1)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要通过人民政权组织管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2)这是一定范围内阶级斗争的需要。在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如果没有人民民主专政,就不可能保卫从而也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3)这也是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需要。

3、人民如何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自己的权利?

答:(1)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国人民自己的组织,人民通过直接和间接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各级政权机关; (2)全国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建立一切国家机关,包括行政、司法机关;(3)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决定全国及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原则是什么?

答:(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一切权力的来源和所有者。人民选举代表是一种权力委托行为,人民有权选举代表,组成政权机关,也有权监督和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代表要对人民负责;(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领导作用是通过自己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来实现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通过党的政治领导,使人民更好地当家作主;(3)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既是组织原则,又是一种活动原则。作为组织原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机关与人民的关系,国家机关由人民选举产生,其基础是民主;另一方面,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不是并列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实行议行合一,其他国家机关由权力机关产生,并对其负责,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一切国家权力,地方服从中央的统一领导,同时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作为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过程,就是民主与集中的过程,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5、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含义是什么?

答:(1)我国的多党合作制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与中共相互监督,长期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多党合作的方式有:第一,各民主党派通过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和参政议政;第二,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第三,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2)政治协商制度是指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及各方面代表人士,就有关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进行各种形式的充分讨论,集中各方面提出的正确意见,采取协商一致的原则,解决问题。这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制度,同时也是保证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重大措施。

6、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答:(1)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多党合作的核心,是一项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2)多党长期合作、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没有在朝在野之分。民主党派是与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合作是长期的合作;(3)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即人民政治协商会议。(4)具有宪法保障。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并明确规定了各政党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7、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是什么?

答:(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家统一的历史主流和社会主义原则,符合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符合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2)实践证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能保证少数民族在自己的聚居区内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又能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增强各民族的团结。(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各民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与进步;(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

8、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答:(1)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或长远目标主要是: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2)政治体制改革近期的具体目标是:第一,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第二,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9、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是什么?

答:(1)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逾越的政治界限。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它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而是要改革那些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民要求的具体制度和体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为了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进一步发扬人民民主。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政治体制改革也不能成功。(2)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一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国情,走自己的路,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3)必须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非常复杂的工程,每一项措施都涉及千千万万的人,所以,政治体制改革要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第九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是:共产主义思想。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取决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所要解决的是在全民族、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

4、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相互关系是: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思想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给予经济和政治以巨大的影响。

5、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

  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向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

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7、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表现为: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依赖。

8、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内容和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

9、社会主义的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引导人们培育的义利观是: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ABCDE)

A.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

C.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D.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E.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ABC)

  A.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B.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C.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在全民范围倡导共产主义道德

E.制止干部队伍中的消极腐败现象,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是(ABE)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

B.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

C.改革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文明建设

D.改革政治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精神文明建设

E.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共同点是(ABCD)

A.指导思想上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B.内容基本互相涵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和教育科学文化两个方面,而社会主义文化是一个包括教育和科学在内的内容广泛的概念

C.目的与功能:两者都以人为对象,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D.产生根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反映

E.文化相对于经济和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

5、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素质包括(ABD)

A.思想道德修养;B.科学教育水平;C.人道主义观念;D.民主法制观念;E.天赋人权观念

6、今后十五年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是(ABC)

A.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牢固树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坚定信念

B.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实现以社会风气、公共秩序、生活环境为主要标志的城市文明程度的显著提高;C.在全社会范围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D.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E.在全社会树立共产主义思想、普及共产主义道德

7、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是(ABCDE)

A.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B.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D.有利于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声誉、尊严、团结和利益

E.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8、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涵是(ABCD)

  A.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B.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E.移植西方文化

9、邓小平提出“两手抓”方针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

A.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  B.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C.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D.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E.一手抓工业,一手抓农业

三、简答题

 

1、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关系?

答: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应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不可偏废。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如何处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

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两者互为条件、互相渗透。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灵魂;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条件。它们共同推动着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它主要包括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文化支持问题。

3、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如何正确对待西方文化?

答: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中的文明成果,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但是对西方文化要采取两手政策,从本国实际出发,在批判和抛弃其错误的东西的同时,有选择地引进和吸收其合理的东西。吸收和借鉴的目的是为了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是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时,必须注意划清吸收借鉴和照搬照抄的界限。拒绝吸收借鉴,搞闭关自守,是愚昧落后的表现;照抄照搬,搞崇洋媚外,更是错误的。吸其精华、去其糟粕、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是我们应采取的唯一正确的态度。

4、如何正确理解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

答: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分为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两个层次。

我们党的最高理想是建立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个最高理想都是我们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则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也就是为党的最高理想而奋斗。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争取到下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期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一致,争取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

把革命理想作这样的区分,其意义就在于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鼓励先进、照顾多数,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使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经过若干发展阶段最终到达共产主义社会。

5、为什么说,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使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方向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保证社会主义不偏离这个方向,保证社会主义的本质不发生蜕变;没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路,光靠物质条件,是不能建设社会主义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柱、智力支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中华民族亿万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必须有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把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和团结在一起,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文明支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共同的精神动力。同时,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教育则是科技现代化的基础。因此,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支持、智力支持。

搞现代化建设,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则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保证。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7、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关系是什么?

答:道德是以舆论为手段,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道德建设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社会主义道德是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的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要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特征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公而忘私、勇于献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要在全社会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在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中提倡共产主义道德,鼓励先进、照顾多数,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团结不同觉悟程度的人一道前进。

8、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答:爱国主义是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的崇高感情的体现,历来是鼓舞人民团结奋斗,推动我国社会历史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和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近代历史证明,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这是历史和现实已经和正在证明的真理。只有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才能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我们既要团结赞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爱国者,也要团结赞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爱国者。

9、为什么在任何时候,绝不能以牺牲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和互相促进的,物质生产是基础,对精神生产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但是,精神生产和精神文明也对物质生产和物质文明起着巨大的反作用。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可以扩大人们的视野和活动范围,增强人们从事物质生产的能力,创造更多的物质成果和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没有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就失去了物质基础;没有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进步,物质文明建设就失去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因而经济不可能获得健康的持续的发展,而且经济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因此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必须一起抓,绝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10、为什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答:因为:第一,精神文明建设不是以物为对象,而是主要以人为对象。它引导人们自觉地改造和丰富自己的主观世界,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本领。而人的一切行动都是受自己的思想支配的。  因而人们的主观思想状态如何,对于人的行动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导向作用。第二,马克思主义承认在总的历史发展中物质对精神起最终的决定作用,但同时又承认精神的相对独立性和精神对物质的巨大反作用。第三,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思想政治工作要贯彻民主原则和正面引导的方针,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式,加强针对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11、为什么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

答: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首先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公有制是联合起来的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它使每一个劳动者都享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都有劳动的权利和按劳动分配的权利。这就为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创造了物质前提。在公有制前提下,劳动者为社会劳动(为国家和集体的需要而劳动)的同时就是为自己劳动,为国家和集体的整体利益而奋斗就包含着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必然地内在地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当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要顾全大局,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其次,集体主义原则也包含着维护和保障正当的个人利益。我们提倡按劳分配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奋斗,同时其中包含着每个人一定的物质利益。没有对个人正当利益的保护,就没有个人积极性的发挥,因而社会主义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也不可能有效地实现。但是这决不是提倡个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奋斗的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要是那样,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会落空。因此,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为原则,这是社会主义“四有”公民应当遵循的价值取向,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四、论述题

 

1、为什么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

答:第一,由于我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必然引起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重大变动。而体制、法律、政策、管理的完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而市场经济的消极面便乘虚而入,使一些领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消极腐败现象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等等。这些需要靠法制和教育的长期工作来解决。

第二,由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严重挫折,社会工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前途发生困惑和动摇。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压力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以及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西化”、“分化”图谋将长期存在。

第三,由于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遗留的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仍有相当影响。

第四,由于我国目前文盲半文盲人口仍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比较落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

基于上述因素的长期存在,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必然是长期的和艰巨的,我们对此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思想准备。

2、为什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答:所谓两手抓就是唯物辩证法“两点论”的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要求人们在处理事物矛盾时,要抓住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不能只抓其一而不及其二。所谓两手硬,就是指两个方面不仅要抓住,而且要抓紧、抓好,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两手抓是两手硬的前提,两手硬是对两手抓的进一步深化和补充。两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是否真正坚持这个方针,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和全局。因为第一,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的奋斗目标,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精神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思想保证,两个文明必须一起抓,不能偏废。第二,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这就决定了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的长期性。第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贯彻执行我党提出的现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基本方法。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不坚持两个基本点,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就得不到切实保障。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但是,改革开放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离开这个前提搞改革开放就会陷入歧途,中国就会发生动乱,使我们什么事情也干不成。最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相对现实生活中“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而言的。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是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工作中,忽视文化建设,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社会精神生活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所以,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过程中,都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实现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绝不能一手硬一手软。

3、为什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倡导社会主义义利观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义利观的统一取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文化上同社会主义实现了全方位的结合。

(1)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五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求各种所有制经济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而,为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奠定了经济基础。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实行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体现全体人民的意志,人民为国家的富强进行创造性劳动,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紧密联系。因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条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要求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来规范和调节市场活动的同时,也要求用道德的手段来规范和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市场活动中的竞争和协作、  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保障和促进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健康发展。因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为大力倡导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创造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4、为什么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反对分裂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

答:爱国主义和分裂主义是根本对立的。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文化上相互联系、相互学习、相互团结,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弘扬爱国主义,就是要维护自己祖国的领土完整、主权统一,要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维护自己国家的国家利益、尊严和荣誉,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主义。在当前,维护祖国统一大业,反对“台湾独立”、一中一台、“两个中国”等分裂活动,是坚持和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以李登辉为首的台湾分裂势力反对祖国统一大业,大搞分裂主义,就是对祖国的背叛、对中华民族的背叛、对台湾人民的背叛,是同西方敌对势力对我施展“西化”、“分化”的图谋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提倡的爱国主义,是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爱国主义,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尊重一切同我们平等交往的外国政府和外国朋友,努力扩大同他们的友好合作,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对人类作出的较大贡献。一切崇洋媚外、仰人鼻息、妄自菲薄、宣扬民族虚无主义,都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拒绝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创造的文明成果,闭关自守、夜郎自大、盲目排外、搞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真正体现。

5、为什么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和振兴的最根本的事业?

答:(1)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物质文明建设离不开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也离不开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同样离不开教育,不抓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会落空。

(2)教育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智力基础,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就失去了智力基础。

(3)教育是培养同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必由之路。

(4)我国是一个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更要把发展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6、答:为什么说,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

(2)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和保证。没有现代化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3)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科学技术在提高人们思想道德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肃清封建宗教迷信思想,促进人们更新观念、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7、怎样正确理解和处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

答:所谓重在建设,就是要把“重”作为精神文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重为本,持之以恒,贵在落实,务求实效。这是中国共产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

(1)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必须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主义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这就要求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着眼点集中到团结人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工作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上来,集中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上,集中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来。那种把精神文明建设仅仅着眼于“以破为主,先破后立”的做法是不够全面的,因而是消极的,不是积极的。

(2)精神文明重在建设,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我们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不能脱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能割断历史文化传统,不能离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精神文明建设属于精神世界的问题,要探索和尊重精神世界的发展规律。对于艺术工的不同形式、风格和科学上的不同学派,要以“双百”方针为指导,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提倡不同学术流派、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通过争鸣增进互相了解、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对于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问题,要以正面疏导、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发展多样性,不搞“一刀切”,不搞“大批判”。思想领域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要靠教育和法制来解决。

8、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重要特征?

答:(1)每一个社会形态都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有机体,人类社会的每一步发展和进步,都是这三方面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主义社会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种社会形态,当然也必须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不但要有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合格的社会主义,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制度的这种本质特点,决定我国人民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这些是资本主义社会永远不可能有的。社会主义不仅有条件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而且社会主义能够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有功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而全体人民素质的提高,必然使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使整个社会的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向着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合理、最理想的方向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明。

第十章  我国的外交战略与对外开放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是:和平与发展。

2、当今世界,威胁世界和平和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3、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处理好:实行对外开放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4、当今世界局势发展的方向是:多极化。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是:中国、印度、缅甸。

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7、当代世界的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8、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

9、邓小平对国际形势作出一系列新判断的科学依据是:实事求是。

10、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必然结果。

11、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外交政策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是指(ACE)

A.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B.天赋人权高于一切;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闭关自守地处理一切事务的最高权力;E.中国不同任何国家结成同盟

2、我国经济特区的窗口作用,主要表现为(ABCD)

A.吸收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窗口;B.引进和传播先进管理经验的窗口

C.获得知识和传播信息的窗口;D.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E.对外援助的窗口

3、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E)

A.对外贸易;B.对外技术交流;C.利用外国资金;D.承包国外工程和劳务合作;E.国际旅游业

4、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在于(ABCD)

A.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B.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

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D.发展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内在要求

E.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需要

5、利用国外资金应当遵循的原则是(ABCDE)

A.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拒绝一切不平等的附加条件;  B.利用规模要适度,量力而行

C.要同偿还能力、消化能力相适应;  D.外资利用要保证重点建设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

E.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国民待遇

6、发展对外贸易的具体作用是(ABCDE)

A.协调再生产的比例关系,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B.利用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

C.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国内就业机会;  D.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E.活跃国内市场,改善人民生活

7、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的核心是(ABC)

A.发展问题;  B.南北问题;  C.经济问题;  D.和平问题;  E.东西问题

8、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ABC)

A.全方位;  B.少环节;  C.多形式;D.多层次;E.宽领域

9、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论依据是(ABC)

A.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B.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C.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C.  全球经济一体化;

E.科学技术无国界

三、简答题

 

1、邓小平对国际形势作出了哪些新的科学判断?

答:邓小平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当代世界的国际形势作了如下的一系列新论断:(1)新的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争取比较长期的世界和平是可能的。(2)当代世界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两大问题是和平与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世界多国人民的共同要求和迫切希望。(3)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作崇,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4)苏联解体宣告两极格局终结,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要表现在:(1)独立自主是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民族尊严,维护中国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对世界政治经济事务的参与权。中国也同样尊重别国的国家主权与国家利益,平等互利,保持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坚持独立自主就是真正的不结盟,不参加任何国家集团与军事集团,不同任何国家结成同盟。坚持独立自主必然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我们反对霸权主义,自己也永远不称霸。(2)维护世界和平,主要表现在:处理国与国关系时,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普遍推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世界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平等互利、友好合作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关系。对国与国之间存在的分歧和争端,我们主张通过和平协商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民主、平等、合理、公正的新型国际关系。

3、为什么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答:主要来自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长期存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一些西方国家坚持要把它们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念强加于别国,特别是个别超级大国出于其帝国主义的本性作崇,利用“人权”问题到处插手别国内部事务,大肆扩张其政治、经济势力范围,推行新殖民主义,甚至公然违背国际公约,捍然发动战争干涉他国内政,或者插手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而导致的局部战争,造成世界不得安宁,使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4、为什么说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答:我们的开放政策不会导致资本主义,是因为:(1)我们对外开放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前提和基础的,我们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先进的优秀文化成果,但决不学习和引进外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决不学习和引进各种丑恶颓废的东西。虽然对外开放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东西,会有一些资本主义的东西混进来,会有一些风险。但风险和开放带来的积极效果相比,毕竟要小得多。只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我们就有力量、有办法克服它。(2)我们在对外开放中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强大的人民政权、国家机器、实行社会主义政策。我们引进的外资有限,占的份额很小,改变不了中国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损害中国的主权,只会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3)采用法律和教育两种手段来防止和克服资本主义的腐朽影响。在对外开放的同时,抓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打击经济犯罪活动。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是什么?

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在处理国家之间关系中,坚持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原则。这是本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并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同。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只有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民族、宗教信仰的不同,普遍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才能发展正常的国家关系,增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6、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内涵是什么?

答: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以互不干涉别国内政、尊重和维护世界各国的主权独立和国家利益为核心,建立民主、平等、合理、公正的新型国际关系,以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人类共同繁荣。

7、我国兴办经济特区发挥了哪些作用?

答:我国建立经济特区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是:(1)使经济特区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建立起外向型经济,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很好地发挥了四个“窗口”的作用,即成为吸收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窗口,引进和传播先进管理经验的窗口,获得知识和传递信息的窗口,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对外政策的窗口。(3)对内地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4)经济特区进行的市场取向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和探索,推动了在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

8、怎样正确处理对外技术交流中的引进与创新的关系?

答:引进先进技术是我国利用后发优势赶超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各国通过相互引进技术并结合本国实际加以吸收、创新,就会消除彼此间的技术差距,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是各国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引进先进技术必须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适用于我国的先进技术;必须同国内的消化、吸收、利用和创新相结合;应该同我国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相结合。这里最重要是引进与创新相结合。单纯地依赖引进,而不注重创新,就只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永远不会超过人家。只有以引进为手段,以创新为目的,才能缩小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才能达到和超过世界先进技术水平。

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有哪些基本形式?

答: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有 (1)对个贸易。 (2)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3)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国外资金。 (4)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 (5)国际旅游业。

10、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我国的对外开放是有步骤、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地发展起来的,现在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中心城市——铁路公路交通线——沿江和沿边地带,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所谓全方位,就是不管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而且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坚持对外开放。所谓多层次,就是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及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中心城市、铁路公路交通沿线、沿江沿边地带的开放,形成全国范围内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所谓宽领域,就是从国际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领域的开放。

11、如何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答: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对外经济交往已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现在,应该从总结经验教训入手,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主要是:(1)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经济安全。(2)着眼于增强综合国力,充分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从广度和深度上扩大对外开放,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经济舞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竞争,既开放国内市场,又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开放型经济。(4)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优化进出口结构,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加强其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5)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

12、为什么说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

答:因为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它仍然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经济特区,它对外商实行的经济优惠政策和较大的自主权都是中央和国务院授予的,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上,而不是“特”在社会经济制度上。它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为了发挥它的“窗口”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所以,我国的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

13、为什么说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答:因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是不可能的。中国近代史证明,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从明朝中叶开始,我国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自守政策,阻塞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导致了近代中国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全面落后的局面,遭受列强宰割的百年屈辱。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也想扩大中外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但由于帝国主义当时封锁我们和后来“四人帮”搞得什么都是“崇洋媚外”、卖国主义,把我们同世界隔绝了。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也还是闭关自守。这使得我们同世界发达国家经济上的差距又扩大了。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只会导致愚昧和落后。

14、怎样理解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答:从全人类的高度来观察,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不论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还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再发展,都要在世界和平的环境下才能顺利实现。和平也离不开发展,只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才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才能有力量避免世界大战。

15、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1)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目标。(2)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中国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4)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答: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由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国际局势总体已趋向缓和,因而在较长时期内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可能的。但是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然存在,人类仍然面临着战争的威胁。所以,和平问题是事关全人类的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发展问题是当今两大问题的核心。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由于长期以来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不公正、不合理而造成南北贫富差距、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北方发达富裕,南方落后、贫困,而且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南方迫切希望改变贫穷和落后,北方也需要再发展。南方不发展,北方就没有市场,整个世界经济就难以形成良性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当从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发展问题。

这两大问题不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干,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要在和平环境下才能顺利实现;和平也离不开发展,只有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发展起来,和平力量才能不断壮大,才能避免世界大战。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这一论断有什么意义?

答:这一重大论断的伟大意义在于:

第一,它科学地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70年代以来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和当前时代的特征,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迫切愿望。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第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新时期外交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我们党依据这种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制定了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把原来针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所采取的从日本、欧洲再到美国的“一条线”(对苏的反霸统一战线)战略,转为采取独立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结盟和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谁搞霸权主义就反对谁。邓小平在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时,总是把它同当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持久的和平国际环境。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有利于南北问题的解决和世界经济的繁荣。

第三,为我们观察和处理国际问题指出了方向。把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的解决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这就为观察和处理国际问题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3、为什么社会主义必须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答: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必要性在于:

第一,一切文明成果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共同财富。各国人民在建设自己国家的过程中都会有许多发明创造,并通过学习和借鉴他国的成果,不断提高自己国家的科技水平、文明程度,同时也丰富了整个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宝库。一切国家的发展特别是落后国家跳跃式发展,迅速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都是同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科技文化成果分不开的。这是人类文明发展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第二,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社会主义社会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现代化大生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资本主义文明成果遗产,我们就建不成社会主义。所以,要坚持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用来完善和加强社会主义制度。

第三,是实行对外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缩小和发达国家差距的需要。我们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以此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才能迅速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4、为什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对外开放中的基本立足点?

答:这是因为:(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革命和建设的立足点。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的独立自主权利,决不做外国的附庸,决不吞下外国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

(2)我国是拥有十几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现代化建设不可能依靠别人,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

(3)强调自力更生,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和资金来发展民族经济,可以激励全国人民的智慧,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把人民团结起来,就比较容易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放弃自力更生,就会丧失独立自主的权利。

(4)从发达国家取得外援(包括资金和先进技术)要付出代价。他们当中有那么一些人还是老殖民主义者的头脑,总想卡住我们的脖子,不让我们得到发展。有些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总是以“援助”为幌子对别国内政和经济生活乱加指责、干涉,甚至搞“西化”、“分化”破坏活动,企图搞垮、搞乱受援国。所以,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诫我们,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绝对不能动摇的,这是我们的基本立足点。

5、为什么坚持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答:实行对外开放之所以是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生产社会化发展为生产国际化,使生产分工和社会分工发展为国际分工,从而使生产和消费越来越具有世界性;商品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它的发展必然要求打破地区分割,由区域市场发展为统一的国内市场,并进而突破国界,发展成为统一的世界市场,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由一国范围扩大为世界范围。现代经济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的发展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孤立于世界之外、闭关自守是不行的,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就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科学观察和概括的结果。

第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的历史反复证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孤立于世界之外闭关自守,中国就会导致贫穷落后和愚昧无知。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要赶上经济发达国家,除了主要依靠本国的力量外,重要的一环是大力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科学管理经验和灵敏的信息网络,利用战后生产国际化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时机和较好的国际环境,以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决不是短期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基本国策。因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开放性的社会。不仅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对外开放,而且今后经济、技术提高了,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仍然要实行对外开放。

6、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援助同帝国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援助”有何本质区别?

答: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援助,同帝国主义国家的所谓对外经济援助,有着本质的区别。帝国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援助”,是以“援助”为名,从事资本输出、倾销剩余产品;以攫取高额利润,并以救世主身份出现,利用“援助”指手划脚,干涉别国内政和经济生活,甚至搞乱搞垮别国经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援助,则是为了受援国家获得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真正独立。我国对外经济援助,主要是支援发展中国家维护民族独立、增强其自力更生地发展民族经济的能力,支持他们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正义斗争,真诚地履行自己的国际主义义务。

7、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意义和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是什么?

答:对外贸易包括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进口和出口包括商品、资金、技术、劳务;信息等多方面。发展对外贸易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范围和发展程度、经济建设的规模和进程,在很大程度吐取决于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创汇能力。因此,它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问题。

对外贸易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是:(1)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坚持本国经济安全和经济独立,保护民族经济的发展。

(2)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经济交往都处于平等互利的地位。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3)实行国家统一领导下联合对外的原则,反对外贸活动中挤压、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本位主义和分散主义的倾向,以保证国家的整体利益不受到损害。

8、为什么说世界发展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答: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标志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动、大分化、大改组的历史时期。

(1)美、苏垄断一切的两极格局已经终结。旧格局已经打破,新格局尚未形成。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想建立一家独霸的单极格局力不从心。

(2)欧洲和日本在国际政治中的份量大大增加。欧洲联盟的建立,加快了经济、政治一体化进程,成为国际经济、政治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俄罗斯现有的实力,决定它仍会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日本正积极努力,争取由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迈进。

(3)第三世界的崛起,必将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不容低估,中国正变成多极中的重要一极。世界局势这些急剧变化,表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国际形势总体已趋向缓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避免新的大战是可能的。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来发展经济是可以实现的。所以说,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迫切希望。

(4)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的对外贸易战略

9、从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应如何谋求世界共同发展?

答:世界共同发展主要是指经济发展。而其核心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要谋求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特别是谋求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途径有:

(1)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2)推行南北对话,改善南北关系,缩小南北贫富差距。

(3)第三世界联合起来,加强南南合作。

(4)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切实裁减军备,用和平方式政治解决各种争端,维护国际和平环境,是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条件。

(5)谋求世界共同发展,关键是要各国搞好自身的发展,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一定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实现自身的发展和繁荣。

10、如何正确估计中国在多极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邓小平同志指出:“所谓多极,中国算一极,中国不要贬低自己,怎么样也算一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这一极是当今世界促进和平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永远不称霸。我们决不允许别国把他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们,我们也决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别人。谁搞霸权主义就反对谁。反对霸权主义是我国对外政策的纲领。随着中国经济、军事力量不断增强,中国日益成为遏制霸权主义和保卫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2)中国是第三世界利益的捍卫者。中国是第三世界中的大国。中国社会制度虽然与第三世界多数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但在历史上中国与第三世界有着共同的遭遇和经历,在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发展民族经济、反对霸权主义等许多重大问题工又有着共同的利益。在国际斗争中,中国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坚决支持第三世界国家的一切正义斗争和合理要求,与第三世界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加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3)当今世界上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中国的合作与努力。中国是占世界人口1/4的大国,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在世界多极化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世界上许多重大问题离开中国的参与与努力,是不能解决的。所以,在当今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中国这一极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一极。

第十一章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

一、单项选择题

1、英国殖民主义宣布占领香港的年份是:1841年。

2、葡萄牙殖民主义强行占领澳门半岛的时间是:1849年。

3、清政府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的时间是:1894年。

4、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同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

5、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6、“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哲学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7、实行“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以大陆为主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8、“一国两制”的前提是: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多项选择题

1、“一国两制”的方针和政策是(ABCE)

A.“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C.力争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保持港、台、澳行使外交和国防权;E.保持港、台、澳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

2、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BDE)

A.独立的外交权;B.行政管理权;C.独立的防务权;D.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E.立法权

3、“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点是(ABCD)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B.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C.高度自治;D.50年不变;E.完全自治

4、英国殖民主义者侵占香港所依据的三个旧条约是(ABC)

A.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

B.1860午10月24日,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缔结的中英《北京条约》

C.1898年6月9日,英国逼迫清政府签订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D.  1887年12月签订的《北京条约》;

E.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

5、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向世人宣布(ABC)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B.中国政府根据宪法第3l条的规定,在香港设立直辖于中央政府的特别行政区

B.  保持香港现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C.  英国“以主权换治权”;

E.“搁置主权,共同开发”

三、问答题

 

1、“一国两制”的涵义是什么?

答:“一国两制”的涵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特别行政区之“特”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特别行政区的“特”表现为:除在外交和国防方面服从中央政府外,拥有高度自治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单独的财政预算,中央政府不征税;中央政府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内部事务;特别行政区人民的各种合法权益,以及外国人和侨胞在特别行政区内的私人投资,均予以法律保护;台湾特别行政区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中央政府不派军队到台湾去。

3、邓小平关于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构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邓小平关于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构想的要点(“邓六条”)是:(1)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2)不赞成台湾“完全自治”的提法,“完全自治”就是两个中国。(3)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4)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回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对大陆构成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台湾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5)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当然也不是台湾把大陆吃掉,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这不现实。(6)在不让外国插手的前提下,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而不是中央与地方谈判。

4、***关于“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的基本点是什么?

答:***为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进一步具体地发挥了邓小平关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具体内容是:(1)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行,主张“分裂分治”、“阶段性两个中国”等等,都应坚决反对。(2)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但是我们反对台湾以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目的的所谓“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活动。 (3)进行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在和平统一谈判的进程中,可以吸收两岸各党派、团体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谈判可以分步骤进行。第一步,双方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共同承担义务,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对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进行规划。(4)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5)面向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6)中华民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绐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7)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一切正当权益。(8)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中国人的事我们自己办,不需要借助任何国际场合。

5、在香港问题上为什么邓小平说“主权问题不是—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答:邓小平提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是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最基本的原则,是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权利的总称,是一个国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高权力。一个国家如果丧失了主权,就会丧失一切。如果中国对香港的主权问题是可以讨论的话,那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没有按期收回香港的权力。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人民就没有理由信任他们,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这就是说,中国必须按期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同英国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6、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长期不变的方针?

答:“一国两制”长期不变的方针,是邓小平同志针对香港有些人总是担心中国政府“一国两制”方针会变的思想背景提出来的。邓小平提出这个方针长期不变的根据有下面几点:

(1)为了稳定这些地区的人心,减少他们的疑虑,使他的更实实在在地感到我们政策的连续性、可靠性。

(2)“一国两制”不是个人的主张,而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方针,是法律。既然是通过法律形式确定的方针,而且经过实践证明又是正确的,那就谁也没有理由改变。

(3)提出“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变,是同中国需要五、六十年才能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联系起来考虑的。在这个期间内,港、澳、台地区的繁荣和稳定有利于中国实现现代化。如果到下一个五十年,这个政策见效,达到预期目标,就更没有理由变了。

(4)这个政策不变的根本原因是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变,这是“一国两制”的主体。否则,香港50年不变也会吹掉。

7、香港回归对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意义何在?

答:香港回归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意义是:

(1)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2)标志着中国人民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

(4)香港回归,对解决澳门,台湾问题具有率先示范的作用;

(5)香港回归作为“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将永远彪炳史册。

8、怎样认识和处理和平统一和武力统一的关系?

答: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我们对和平统一和武力统一的基本态度是:力争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我们党始终坚持和平统一的方针。实现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两岸关系向着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的同时,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也在发展,同时外国反华势力也在进一步利用台湾问题对中国进行牵制与遏制。有鉴于此,我们决不放弃使用武力的权力。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独立”的阴谋。从根本上说,不放弃使用武力,有利于促进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相反,如果不以武力为后盾,放弃使用武力,和平统一祖国就可能化为泡影。

9、为什么台湾必须要向大陆统一?

答:“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实现祖国统一。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所以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状况是违背民族意志的。其次,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外国势力夺走了。在历史上,台湾不仅被西班牙、荷兰等殖民主义势力侵占过,而且还在1894年以后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永远不能忘记。

10、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实行“高度自治”的方针和“完全自治”有什么本质区别?

答:“高度自治”是在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范围内实行高度自治,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中央政府和宪法规定的范围内享有独立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司法权、终审权和财政预算权,但外交和防务权属于中央政府。

“完全自治”是台湾独立、两个中国,任何自治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完全自治”论把相对独立的自治权推向极端,是为分裂祖国、破坏祖国和平统一的台湾分裂势力和西方反华势力的阴谋服务的。

四、论述题

1、试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答: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源于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有关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论述。而形成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早在1955年5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上明确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讲,古人有言,不咎既往,台湾那里的人只要现在是站在爱国主义的立场,我们都要欢迎,为我们的共同目标奋斗。“国共已经合作了两次,我们还要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同年10月,毛泽东进一步表示,如果台湾和平统一,一切可以照旧。1963年,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为台湾统一于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意委于蒋介石,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意由中央政府拨付(当时台湾每年赤字约8亿美元);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待条件成熟并经协商决定后进行;双方互不派人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这些论述是“一国两制”理论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后来进一步考虑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这个科学构想有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978年11月14日,邓小平在同缅甸总统吴奈温的会谈中谈到台湾问题时说:“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美日在台湾的投资可以不动,那边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这里,邓小平初步表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同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在提及台湾问题时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武力统一”、“解放台湾”的提法。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希望双方尽快实现“三通”。

1981年8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台湾、香港知名人士时进一步指出:台湾不搞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不变,台湾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外国资本不动,甚至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我们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也不能排除在某种情况下被迫使用武力;即使使用武力方式解决,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一个区,还保持原有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两岸实现“三通”没有先决条件;归根到底,中国的统一要由台湾海峡两岸的领导人和人民来决定。同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进一步阐述了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1982年1月 11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的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准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指出香港必须按期归还中国,这是一个主权问题,主权问题不容讨论。香港回归祖国以后,仍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变。这次题为《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的谈话,表明“一国两制”的构想已经成熟,

1983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朋友时,又发表了题为《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的谈话(后来被称为“邓六条”)

1984年2月,邓小平在会见一个美国代表团时,再次明确使用了“一国两制”的提法。他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中国,两种制度。此后,邓小平在一系列谈话中又从各个方面对“一国两制”的构想进行了阐述,形成了完整的实现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

2、“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

(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2)“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大陆实行社会主义,是中国的主体。大陆这个主体,坚定不移地实行社会主义。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3)实行“一国两制”。在统一的中国境内,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

(4)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台、港、澳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除在外交和国防方面服从中央政府外,享有高度自治的权利。如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实行独立的财政预算,中国政府不征税;中央政府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内部事务;特别行政区人民的各种合法权益,以及外国人和侨胞的私人财产等,均予以法律保护;台湾特别行政区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5)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的方针,在一个中国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共同发展,至少五十年不变。这是稳定台、港、澳地区人心,保持台、港、澳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为了下个世纪五十年内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需要。

3、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中国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答:“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因为:第一,它符合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实际,符合中华民族盼望实现祖国统一的共同愿望。香港、澳门、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由于历史的原因,它们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并与大陆长期相分离。但是社会制度的不同和港、澳、台地区人民在长期的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形成的思想、道德、意识、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并没有割断大陆与港、澳、台地区之间“血溶于水”的亲情。因此,实现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第二,“一国两制”的构想符合大陆和港澳台经济共同发展的要求。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保留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这既能保持双方经济发展的稳定,又能为各自的发展提供更为宽广的空间。

第三,“一国两制”充分照顾美国、英国、葡萄牙及其他一些国家在这些地区的利益。香港被英国统治了一个半世纪,英国在香港拥有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同时香港又是国际金融中心,美国、  日本、西欧等在那里有大量的投资。澳门的问题也与香港类似。实行“一国两制”,台、港、澳高度自治,繁荣稳定,也就保证了这些国家、地区的利益。

第四,“一国两制”不仅考虑了港、澳、台的历史和现实,更考虑了大陆地区的现实。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一国两制”的主体。不考虑这个主体,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谁能够制定这样的政策?没有哪个人有这个胆识,哪一个党派都不行。……这个胆略是要有基础的,这就是社会主义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所以,四项基本原则不仅是解决国内发展问题的根本保证,也是解决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综上所述,以“一国两制”方案统一中国,即体现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照顾了有关国家在港、澳、台的利益,充分尊重港、澳、台长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人民习惯于资本主义生活方式这一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有利于该地区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居民安居乐业。因而是一条损失最小、最得人心的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4、“一国两制”在哪些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答:“一国两制”的构想不仅是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晶,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

第一,在一个国家里实行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没有论及过的问题,在国际共运史上也无先例。邓小平同志提出在社会主义国家内,在国家的主体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前提下,允许局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大贡献。同时,“一国两制”构想在国家结构形式上突破了传统的单一制国家模式,吸收了复合制的长处和特点,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贡献。

第二,“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和平共处原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指导原则,也是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准则。这是列宁提出的处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一国两制”构想则是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和平共处原则运用于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以和平方式解决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矛盾,这是一个创造。

第三,“一国两制”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当今世界存在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悬而未决的问题,经常引起国家间、民族间的矛盾和冲突,对世界和平与稳定造成严重影响。“一国两制”的构想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范例。

5、“一国两制”构想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答:“一国两制”构想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国两制”的构想完全是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它既考虑到台、港、澳和大陆隔离多年的历史,又考虑到各方社会制度本质不同和在生活方面存在的差异;既考虑到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又考虑到要保持这些地区的稳定和繁荣;既考虑到大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考虑到台湾和港澳人民在长期隔离中的心理状态和实际生活背景。“一国两制”正是从这些实际情况出发,经过长期酝酿和周密思考提出来的。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个对国际上有意义的想法的话,那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毛泽东主席的话来讲就是实事求是。这个构想是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下提出来的。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一、单项选择题

1、旧中国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3、腐败产生的根源在于:剥削制度、剥削阶级。

4、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在民主基础上集中、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集中制。

5、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是: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6、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

8、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性质是: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

9、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10、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ACD)

A.  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B.社会团体的联合组织;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组织

D.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E.民主党派的联合组织

2、在当今世界许多地区民族冲突迭起的情况下,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因为我国(ACE)

A.  消灭了民族压迫;

B.  消除了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

C.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完全消除了民族矛盾的根源;

E.形成了平等、互助、团结、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

3、新时期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对人民军队的总要求是(ABCDE)

A.政治合格;B.军事过硬;E.作风优良;D.纪律严明;E.保障有力

4、知识分子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是(ABCD)

A.先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开拓者;B.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

C.美好精神产品的重要创造者;D.知识创新、人才开发的主力军

E.在生产第一线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者

5、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是因为(ABCD)

A.  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

B.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B.  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D.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最基本的主力军;

E.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的主体

6、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理论依据是(ABC)

A.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原理;

C.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原理

D.领导的意志决定一切的独断主义;

E.凡事群众说了算的尾巴主义

7、加强党的建设包括以下内容(BCDE)

  A.加强党的法制建设;  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C.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D.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E.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8、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三讲”。这是指(BDE)

A.讲团结;B.讲政治;C.讲干劲;D.讲学习;E.讲正气

三、简答题

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哪些内容?

答:我国统一战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阶级关系和中心任务的变化而有不同的内容。新时期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实际是由两个范围的联盟构成的:一是中国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联盟;一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广泛团结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两个联盟构成爱国统一战线的整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2、为什么说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是同任何腐败现象根本不相容的?

答: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同任何腐败现象根本不相容,是因为:(1)腐败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励精图治、清正廉洁的官吏,但由于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地位所决定,他们不可能提出从根本上消灭腐败的任务。历史证明,历代封建王朝的覆灭都是同政权腐败分不开的。(2)与剥削阶级、剥削制度完全相反,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消灭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的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它是反对一切腐败行为最坚定的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而社会主义制度不仅不要为任何腐败现象的产生提供土壤和条件,而且为在人类历史上消灭一切腐败现象提供了制度保证。

3、怎样正确理解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答: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1)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但历史遗留下来的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可能激化。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为了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必须依靠人民解放军做坚强的后盾。

(2)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平与发展虽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实现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有霸权主义,战争的威胁就存在。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必须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这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3)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也是全面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同时,人民军队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积极支持和参加国家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

5、怎样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

答: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和国家长期的基本政策。在我国新时期,宗教问题上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的矛盾。人民群众的宗教信仰是一个认识问题,精神世界的问题不能用强制的办法解决。因此,我们在贯彻执行这一政策时,既要保护信教自由,也要保护不信教的自由;既要保护信这种教的自由,也要保护信那种教的自由;既不能强迫信教的人不信教,也不能强迫不信教的人信教。宗教信仰自由是载入宪法的公民权利。任何人不得随意侵犯。

坚持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求宗教同国家分离,宗教同学校分离。绝不能利用国家政权推行某种宗教或禁止某种正常的宗教信仰;绝不允许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学校教育和公共教育;绝不允许利用宗教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团结全体信教和不信教的群众,把意志和力量集中到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个共同目标上来,这是我们贯彻执行宗教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答: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19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漫长的苦难岁月里,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复兴,曾经进行过前仆后继、英勇不屈的斗争,但终因没有先进阶级和先进政党的领导而归于失败。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革命的面貌才为之一新。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大敌人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创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从此,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全国政权的执政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和中国人民长期选择的必然结果。

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以及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也是决定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核心的重要因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先锋队,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掌握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自觉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唯一宗旨,没有自己的狭隘私利,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和一切进步力量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它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培育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因而能够随时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和智慧战胜任何困难和敌人。所有这些,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巨大的政治优势,使它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合格的领导者。在当代中国,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别的政治力量都不可能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

2、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答: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这是因为:

第一,中国共产党有深刻反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理论的指导。党的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强调要用这个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全部工作。邓小平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强大的物质力量,不断地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第二,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等各方面制定了一整套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改革开放中各种复杂矛盾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第三,中国共产党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有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由于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自己的唯一宗旨,由于我们党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利益,因而必然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这是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根本的力量源泉。

第四,中国共产党有一支总体上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干部队伍。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的干部。干部问题是组织路线问题,政治路线确定之后,组织路线是决定性因素。中

国共产党拥有六千多万共产党员,有一大批按照干部“四化”标准要求的中高级干部。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胜利地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组织保证。

3、怎样正确认识和理解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是为了加强党的领导,为了更好地坚持党的领导。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保证。

第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三个方面。政治领导是方向,思想领导是基础,组织领导是保证,三者不可偏废。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但没有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政治领导就会落空。坚持党的领导是在政治上、思想工和组织工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改善党的领导是要求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工作方法和领导制度,因而是为了加强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或者摆脱党的领导。

第二,改善党的领导,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核心力量和领导力量。党要善于把关于国家重大事务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形成国家意志。党要领导人民制定和完备各种法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党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要按照宪法、法律、法令办事,实行依法治国。属于法律范围内的问题,由国家和政府用法制来解决,由党直接管不合适。党要管党内纪律的问题。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就是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举措。

第三,改善党的领导,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但又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党和国家现行的、存在着很多弊端的一些具体制度。要通过改革,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处理好党和政府的关系,以达到消除官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人民群众和基层单位积极性的目的。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领导是通过执政来实现的。但是党不是政权本身,不能取代政权机关的职能。党要管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干预太多。改善党的领导,党还要处理好与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各种经济、文化组织等群众团体的关系。党要支持这些群众团体按照各自的章程主动开展工作,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合力。

4、为什么说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答: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坚持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这是因为:

第一,腐败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是同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根本不相容的。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消除剥削制度、消除腐败作为自己的历史责任,并为此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

第二,腐败现象是侵入党和国家机关健康肌体的病毒,如果我们掉以轻心、任其泛滥,就会葬送党、葬送人民的政权、葬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如果党的干部特别是党的某些高层领导层发生腐败,党和国家就会发生“改变面貌”的问题。

第三,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严重影响党群关系,干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如果腐败现象得不到有效惩治,中国共产党就会丧失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会走向毁灭。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腐败根本不相容,但我国仍然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滋生蔓延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  因而当前反腐斗争的形势和任务是严峻的、艰巨的。中共十五大再次向全党敲响警钟:“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我们党是任何敌人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绝不能自己毁掉自己。”要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结合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结合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失时机地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力求取得更明显的成效。

本文标签:深圳自考 学习笔记 《邓小平理论》精讲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sz.com

本文地址:http://www.zikaosz.com/xxbj/364.html


《深圳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深圳自考-便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