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深圳自考网!本站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http://eea.gd.gov.cn/)为准。 RSS地图 | 网站导航

深圳自考网LOGO

服务热线:400-8077-735

自考办电话 | 在线提问 | 公众号

09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四编第一章复习

编辑整理:深圳自考网 发布时间:2018-05-23 12:27:49阅读数:

  第一章 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

  第一节 隋代文学

  l.识记:隋代文学作者的两个组成部分.

  一是北齐、北周旧臣,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如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

  2.识记:卢思道及其代表作品《从军行》(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以"思妇-征夫"为内容结构的南朝歌行体.

  理解:卢思道《从军行》(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的艺术特点.

  《从军行》将描写的重心转到了"征夫"身上,以关塞生活为背景,抒写北地边塞生活的真实感受,多贞刚之气,有苍劲骨力,体现了北方诗人重气质的特长.

  3.识记:杨素及其《出塞》诗.

  杨素,是隋朝的开国重臣,行伍出身,亲历征战,对边塞风霜行役的军旅生活体验尤深,于诗中表现得亦更为真切.代表作《出塞》(汉虏未和亲,忧国不忧身).

  《出塞》平实的叙说中,流动着粗犷深沉的悲凉情思,真挚而浓烈,有一种北歌的慷慨呜咽之音.这是杨素诗的一贯风格.

  简单运用:北方文人的诗风变化,文采和情调融合了南朝风格,在表现手法上受南朝文学的影响.

  北方文人在学习南朝文学的表现手法时,诗风常发生变化.如卢思道的《美女篇》着意描写女性的体态服饰和媚眼纤腰.薛道衡《昔昔盐》(佳句: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所写乃南朝诗常见的闺怨题材,清辞丽句,委婉细腻,情调和趣味偏于齐梁风格.

  综合运用:隋代文学的过渡性质,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发展,南北文学相互影响,隋朝文学仍然呈现出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

  在隋文帝时代,北、南两种诗风是同时并存的,甚至在同一作家的创作中体现出来.到隋炀帝时,身边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隋代文学就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方面发展了.如虞世基所作应制诗,着意于词采的华美和对仗的工整,纯粹诗为作诗而作诗.这使文学创作由抒情转向娱乐,转向咏物和咏宫廷生活琐事,很快就走向了贵族文学的末路.终隋一朝,南、北文学的合流仅限于诗风的相互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

  第二节 贞观诗坛与"初唐四杰"

  1.识记:贞观诗坛的主掌者.

  为唐太宗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

  简单运用:贞观诗风的新变,由刚健质朴趋向表现技巧的贵族化和宫廷化.

  初唐的诗歌创作,主要以唐太宗及其群臣为中心展开,一开始多述怀言志或咏史之作,刚健质朴;而贞观诗风的新变,则起于对六朝声律辞采的模仿和拾掇,但两者之前合而未融.杨师道和李百药是具有贞刚气质的北方文人,早年作诗善于吸收南朝诗歌的艺术技巧,较少合而未融的弊病.后来成为唐太宗的宫庭诗人,把诗作为唱和应酬的工具而琢磨表现技巧,多奉和应制之作,风格趣味已日益贵族化和宫廷化.

  2.识记:贞观时期所编应制咏物所用的类书《北堂书抄》、《文思博要》、《艺文类聚》.

  虞世南等人所编,宫廷诗人的作诗工具,以便于应制咏物时摭拾辞藻和事典,把诗写得华美典雅.

  3.识记:上官仪与上官体.

  上官仪,是贞观诗坛的新秀,是在唐代成长起来的作家,新生代的宫廷诗人."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时人谓之为上官体."他的诗有意摆脱从类书掇拾辞藻的陈规旧习,注重细致体察,自铸新词以状物色,通过物色的动态变化,写出情思的婉转,从而构成情隐于内而秀发于外的绵缈空朦的诗境.这种笔法精细而秀逸浑成的诗作,把五言诗的体物写景技巧大大推进了一步,成为当时人们模仿效法的一种新的诗体.这种绮错婉媚、重视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五言诗,时人称为"上官体".

  理解:上官体的特点,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声辞之美,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雍容典雅的气度,是当时宫廷诗人创作的典范,上官体在唐诗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作用.

  一、上官体的"绮错婉媚",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上官仪提出的"六对""八对"之说,以音义以对称效果来区分偶句形式.

  二、缘情体物,密附婉转而绮错成文,音响清越,韵度飘扬,有天然媚美之致.体现了一种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范.

  三、在唐诗发展史上,它上承杨师道等,又下开"文章四友"和沈、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简单运用:上官体(对诗歌体制)的创新和局限.

  创新:主要在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以高度纯熟的写景技巧,洗削了南朝诗的浮艳雕琢.

  局限:诗的题材内容还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缺乏慷慨激情和雄杰之气.

  4.识记:"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理解:初唐四杰在创作上的不同个性特点.

  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律诗.(杨炯是"四杰"中以五律见长的诗人).

  综合运用:"初唐四杰"诗歌的创作特点.

  一、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在诗中出现一种壮大的气势,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充分表现在他们的古体和歌行中,特别是卢、骆的七言歌行,气势宏大,视野开阔,跌宕流畅,神采飞扬,较早地开启了新的诗风.

  二、七言歌行本身就有一种流动感."四杰"中的卢、骆、王,往往用七言歌行来铺写抒情,夹以议论,情之所至,笔亦随之,篇幅可长可短,句式参差错落,工丽整练中显示出流宕和气势.表现出刚健骨气.

  三、渐趋成熟的五言律追求对偶的整齐、声律的谐调,表现出一种感情的相对稳定.但四杰的五言律也透露出非常自负的雄杰之气和慷慨情怀,主要反映在羁旅送别的诗和边塞诗.

  四、"四杰"诗风亦属"当时体",并没有完全摆脱当时流行的宫廷诗风的影响,他们的一些作品,讲究对偶声律,追求词采的工丽和韵调的流转,不免有雕琢繁缛之病.

  第三节 杜审言与沈、宋

  1.识记:馆阁体.

  指与"四杰"同时或稍后的一批馆阁诗人的诗风.

  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李峤、宋之问、沈佺期等,都是由进士科及第而先后受到朝廷重用的士人作家.他们入朝做官时写的那些分题赋咏和寓直酬唱的"馆阁体"诗,虽在内容上与以前宫廷诗人无太大差别,但在诗律和诗艺的研炼方面有很大进展,为唐代近体诗的定型作出了贡献.

  "馆阁体"内容相对贫弱、形式词藻十分讲究.

  2.识记:杜审言及文章四友.

  杜审言,字必简,是杜甫的祖父.(他在五律方面的成就已超过了杨炯,使五言律的创作首先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杜审言与李峤、苏味道、崔融并称"文章四友".

  理解:杜审言的五律代表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把江南早春清新秀美的景色写得极为真切,由此引起的深厚的思乡之情,全融入明秀的诗境中,显得极为高华雄浑.尤其是颈联的"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生动地写出了春的气息,给人以华妙超然之感.

  简单运用:律诗体式的定型,五言律的定型及其推导连类作用,由五言律基础推导出七言律格式.

  一、五律的定型是由宋之问和沈佺期最后完成的.他们在诗律方面精益求精,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确立粘对规则为声律格式,成为律诗定型的标志.

  二、五言律的定型完成了由永明体的四声律到唐诗平仄律的过渡,易记易掌握,而且具有推导和连类而及的作用.是一种可以推而广之的声律法则.如在五言近体的范围内,即可由五言律推导出五言排律和五言绝句的体式.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在五言律的基础上,推导出一个近体七言诗的声律格式,如七律、七绝等.所以,在五言律趋于定型后,杜审言和沈、宋等人即成功地把这种律诗的粘对法则应用于七言体诗歌,完成了七言律体式的定型.

  3.识记:宋之问和沈佺期.

  是武后时期有代表性的馆阁诗人.

  磨练出了一套律诗的声律技巧.

  理解:宋之问五律《度大庾岭》和沈佺期七律《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宋之问的五律《度大庾岭》未到贬所而先想归期,一种含泪吞声的感怆情思表现得真切细腻,没有文饰的痕迹,但诗律、对仗十分工整.

  七言律写得较好的是沈佺期.他的《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表达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心境,不用典故,无意修饰,却写得有情有景,声律调谐流畅而蕴含深厚,是早期七言律的成熟之作,被后人称为初唐七律的样板.

  第四节 陈子昂与张若虚等

  1.识记:陈子昂的生平.

  陈子昂是一位对唐诗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诗人.青年时期折节读书,落第后曾学仙隐居.两次上谏疏直陈政事受赏识.曾慷慨从军,后遭诬陷入狱.

  2.识记:陈子昂的复古倾向及其诗歌主张,恢复古诗比兴言志的风雅传统.

  复归风雅,是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

  简单运用:陈子昂诗歌的思想性和干预现实的作用.

  陈子昂是个政治色彩很浓的诗人.借《感遇》来恢复风雅比兴美刺的兴寄传统,使诗歌创作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干预现实的作用,这是所得.所失:易重蹈古诗以喻论理寄慨的构思方式,简单地将抽象思辨附著于感性形象之上,以诗言理而缺乏艺术感染力.

  理解:陈子昂的诗歌情调及其《感遇》(其三十六)诗和《登幽州台歌》.

  诗歌情调:慷慨悲歌的情思,昂扬壮大的感情气势.《感遇》(三十六)直接建安诗人的梗慨多气,蕴藏着壮伟情怀,展现出不甘平庸、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带有壮怀激烈、拔剑而起的豪侠之气.《登幽州台歌》在一己的悲哀里,蕴含着得风气之先的伟大孤独感,透露出抚剑四顾茫茫而慷慨悲歌的豪侠气概.

  综合运用:陈子昂诗歌的风骨兴寄及其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最能体现陈子昂诗歌创作的个性风采,这正是被称为唐诗风骨的东西,也是他倡导的风雅兴寄中能反映一个时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新内容.

  一、提倡风骨和兴寄,对于当时诗风的变革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他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骨、兴寄的作品.

  二、提出了一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审美理想,要求将壮大昂扬的情思与声律和词采的美结合起来,创造健康而美丽的文学.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主张影响了有唐一代,他对风骨的追求,他提出的诗美理想,对于唐诗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这为后来唐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所证实,成为盛唐诗歌行将到来的序曲.

  3.识记:张若虚及"吴中四士".

  张若虚是初、盛唐之交的诗人.有《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被称为"吴中四士".

  理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诗境.

  这是一首长篇歌行,采用的是乐府旧题,但作者赋予了它全新内容.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而无迹可寻的诗境.

  4.识记:刘希夷及其代表作七言歌行《代悲白头翁》.

  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

[1]  

本文标签:深圳自考 历史类 09年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四编第一章复习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ikaosz.com

本文地址:http://www.zikaosz.com/zl_lsl/7280.html


《深圳自考网》免责声明:

1、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最终考试信息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2、本站内容部分信息均来源网络收集整理或来源出处标注为其它媒体的稿件转载,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联系邮箱:812379481@qq.com

深圳自考-便捷服务